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风流才子唐伯虎一点都不风流,一生命运多舛

唐伯虎本名唐寅,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受戏曲和影视剧的影响,唐伯虎在我们大家的脑海中是一个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有名才子,逍遥自在。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并没有活的那么精彩,他的人生用一次字形容就是惨。

公元1470年(明成化六年),唐寅出生于江苏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自古多风流。仿佛一来到这个世界,他的身上就被打上了公子多情的烙印。唐家世代从商,唐寅从小衣食无忧,但是因为商人地位低下,父母对他的期望就是光耀门楣。唐寅也不负众望,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年仅16岁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被时人称颂为“孺子狂童”。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少年啊。

那些年,但凡唐寅出现的地方无不是鲜花与掌声相伴,连江南名士徐延瑞也紧赶着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他,那一年唐寅刚刚19岁。年少成名,娇妻美眷,唐寅的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坦了。如果这是《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桥段,那么接下来肯定是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美满结局。可惜,唐寅的世界里没有“八个美娇娘”,更不曾“三笑点秋香”。

唐寅无忧无虑的岁月在他25岁的时候戛然而止。一年之内,父亲、母亲、妻子、儿子相继因病离世,妹妹也自杀身亡。父母的心愿他还没有实现,远嫁的妹妹那声“哥”犹在耳边,举案齐眉的妻子笑靥如花恍若昨日,更别说牙牙学语的幼子不久前还唤着“爹爹”和“娘亲”那日,唐寅一夜白头。

料理完丧事后,他把自己关进青楼,夜夜买醉,日日欢歌。有人说他离经叛道,放荡不羁。唐寅没有辩解。无限的思念,将他的心撕扯得粉碎。你若有心,会发现唐寅的很多作品都以“白虎”落款。煞星白虎,大凶之兆。可他却以此为名,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人们常说,命运是公平的,它给予你的越多,从你身边带走的也越多。其实这样的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人这一生最大的不幸,是被命运辜负。因为,那一刻你连讨价还价的资格也没有。

有人说,没有谁会关心你付出过多少努力,撑得累不累,摔得痛不痛,他们只会看你最后站在什么位置,然后羡慕或者鄙夷。公元1498年,沉寂了整整3年的唐寅再次名声大噪。乡试第一,考中解元。曾经门可罗雀的唐府,再次变得门庭若市。其实,唐寅对功名并不热衷,否则从16岁也不会一直耽误到28岁,才第一次参加乡试。只是他已经被命运辜负了一次,他不想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天才果然还是天才,即使再颓废,只要选择重新站起,依然能够傲立天下。来年的会试唐寅也信心满满,而且准备一举拿下殿试,成就连中三元的美谈。与此同时,这一年他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宦门之女何氏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对于这个大家闺秀,他也很是喜欢,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始终期待着能够收获一份真挚的情感。可惜,事与愿违。踌躇满志地踏上京城,还没等到金榜题名的那一刻,他便被卷入了一场科考舞弊案。后来证明他是被冤枉的,但是失去的功名再也要不回来,而且皇帝恼羞成怒,斩断了他晋升的最后一点希望。

事业受挫,父母的心愿化为泡影,刚刚恢复了些许生气的唐寅再次陷入深渊。更让他备受打击的是他的新婚妻子压过来的最后一根稻草:离婚。何氏在官宦家庭长大,向来强势,怎么能忍受后半辈子被一个剥夺了功名,穷困潦倒的书生捆绑住呢?古代女子想要离婚没那么简单,何氏想要离开,必须要让唐寅同意。当她把准备好的休书放在唐寅面前时,她还有些忐忑,生怕唐寅拒绝。但是出乎她的意料,唐寅什么话也没说,很平静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辜负了他。他成全了她。

原来,那个风流不羁的外表下,一直藏着一颗单纯到极致的赤子之心。有些人看似不正经,其实最深情。他们宁可被他人辜负,余生背负一身的伤,也不会选择纠缠住过往,让深情成为别人的负担。

丢了功名,没了爱人。这一次,恢复单身的唐寅彻底地自由了。可同时,他的心也彻底地孤独了。从扬州到杭州,从西湖到芜湖,从庐山到黄山。他四处流浪,流连风月,穷得叮当响的时候就用诗画换酒钱。那时的他肯定在想,自己真得是白虎转世,注定天煞孤星一生。倘若深情总被负,余生尽予孤独又何妨?他哪是真得喜欢孤独啊,只是不愿再一次被辜负罢了。

直到那一天他重归故里,在青楼买醉时邂逅一位名叫沈九娘的女子。她崇拜他的才华,也怜惜这个一直被辜负的生命,只不过见惯了红尘客的逢场作戏,再加上风尘女子的卑微身份,她根本不敢向唐寅表达心中的爱意。每当唐寅来找她,她只有默默地献上自己的满腔温柔:唐寅喜欢作画,她便精心收拾了自己的妆阁,为唐寅腾出一片绘画的空间。

唐寅创作的时候,她就静静地站在一旁,为他洗砚、调色、铺纸。两人很少用言语交流,可彼此间的默契早已经化作一股股浓情蜜意。终于,唐寅那颗冰冷的心再次被点燃。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甚至不惜和自己唯一的胞弟唐申反目,执意要迎娶沈九娘为妻。

既然这个世俗的世界容不下唐寅,他便带着沈九娘远离这红尘俗世的是是非非。那一年,唐寅36岁,沈九娘31岁。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她赎身后建了这座桃花庵。她也为了他甘愿过清苦的生活,不辞辛劳地操持起所有的柴米油盐。

两个深情的人都曾被这个世界辜负,但是被辜负之后他们依然选择了深情前行。为自己所爱付出所有而不后悔。500年来,这样的情感即便算不上珍品,可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总称得上“稀缺”二字,至如今更是面目全非真容不在。请相信,这世上有人待你不好,就会有人待你好。有辜负你的人,就会有怜惜你的人。

公元1524年,唐寅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和他相濡以沫的妻子沈九娘,也已经故去整整12年。沈九娘去世后,唐寅没有再娶,从此与青灯古佛相伴,一心照料两人唯一的骨肉——女儿桃笙。等到女儿长大成人,他将其许配给好友王宠之子之后,终于可以放心地离开这个对他来说,多灾多难的世界了。唐寅带走了所有的孤独与落寞,却将一片痴情留在了人间。看似不正经,往往最深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