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蒙恬临死前的一番话尽显忠义,为何曹操因此哭泣?

在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也称《述志令》)中就引用了蒙恬被秦二世所杀之前说的话,随后曹操写道“孤每读此二人书(另一个人说的是孔子说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侍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也就是说,曹操真的说过他每读一次蒙恬的临终遗言,就会痛哭流涕一次……

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说说蒙恬。

蒙恬出身于名将世家,从小他就立志要为国贡献。成年后的蒙恬成为了秦国的将军。他率兵帮助国家击破了齐国,因此被拜为内史。蒙恬十分的骁勇善战,为国家收复了很多失地,为国建功立业,因此也深受秦始皇的宠爱。蒙恬一生为朝廷鞠躬尽瘁,但最后却含冤而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秦始皇患病死亡后,赵高担心扶苏会继位,这样蒙恬就得到重用了,这对自己的权利、地位都是威胁,所以就将死讯封闭了。封锁了死讯的赵高并不满足,他还想设计将扶苏、蒙恬杀死。于是,赵高威胁了很多人,让他们造假,骗蒙恬秦始皇要将他赐死。蒙恬很是疑惑,他觉得自己并没有犯什么错,好端端的皇帝为什么要赐死他呢?于是他请求传话的士兵将自己的疑问传达给秦始皇,想让秦始皇告诉他个明白。但使者拒绝了他的请求。蒙恬仰天叹息道:“从我的祖辈到我的下一代,我们都是勤勤恳恳的人,我们为国家做的贡献如此之多,但我们从不居功自傲,我们不论生死都会坚守忠心、坚守‘义’字,如今君主叫我死,我不得不死。不管怎样,我们不能忘了先主的教诲,不忘记君主的恩惠。”蒙恬本来是有能力谋反的,当他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并没有要谋反的意思,而是听从秦始皇的命令,饮毒酒自尽了。蒙恬的忠心可见一斑,但也正是因为赵高了解他的忠心,利用了他的忠心,他才会自尽死亡。

曹操每次读到蒙恬自尽前说的话,内心都会动容而忍不住哭泣。自古以来,君主都喜欢忠心的将士,曹操也正是佩服他们的勇气、敬重他们的忠心。还有一个如蒙恬一样的人也得到了曹操的这种敬佩,那就是乐毅。他们二人都是以德报怨,不论何时、不论自己身处什么样的境地,他们都特别忠心的对待自己的朝廷。虽然他们的下场都不好,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永远值得我们敬佩。

曹操想要蒙恬、乐毅这般忠于朝廷的大臣,自己也想成为这种有义气、忠心、气度非凡的人,但自己并不能做到,因此每每读到蒙恬的话,曹操都泪如雨下、不能自已。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