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群雄纷争,割据力量以董卓、袁绍、袁术、曹操最为强大。而后来的历史证明,前三位枭雄皆被曹孟德击破,走向了历史的深渊。那么,究竟他们为什么失败,为何由强盛走向落末呢?
第一个说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的军阀。他的家族四代中有五人位居三公,是当世的大豪族。袁术出身挺好,非常有政治优势,古代“四世三公”可非同小可,相当于名门望族。说起袁术,不得不提两个字——“奢淫”。战争年代如果一个割据势力政局腐败,生活糜烂,奢淫无度,那么灭亡是迟早的事情。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成败皆因挥霍”,袁术不仅自己放纵无度,还让老百姓也过不上好日子,这就更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得民心者得天下,袁术偏偏不懂,任意欺压百姓,在他的统治下,“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大家看看袁术这样的人还有什么资格称霸中原,真是恶贯满盈,死有余辜。 更重要的一点是,袁术不仅无德,也无才无谋,他没有政治眼光,居然要自立为皇帝,以为得了一块破玉玺就要翻天似的,愚蠢至极。史书对袁术有这样的评价:“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第二个道董卓。 刚刚我说形容袁术用“奢淫”二字,那么董卓就要用“暴虐”来形容了。董卓确实不可爱,人见人恶,我怀疑他是不是小时候受过什么刺激,以致后来专横跋扈,暴虐凶残到极点。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这个评价我敢说是整个三国志对人物评价中最低的一个了。你说董卓没本事吗?错,董卓在军事斗争中可不差,而且还是个挺有个人魅力的枭雄。“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於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馀头以赠卓]。……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 董卓在政治军事上都不差,甚至有些强势,他败就败在了“暴虐”二字上。董卓已经失去人性,任意杀戮、残害百姓和官员,这叫与天为敌,不得好死。
三说袁绍。 袁绍是个有才干的军阀。败孔融、公孙瓒,拥冀、青、幽、并四州的领土,成为雄居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 而袁绍之所以不能成功,首先他不够公正,所以下属不忠心。智慧他有点,但不多,可他又不喜欢接纳意见。这些都是大忌,特别是领导人的大忌。其实袁绍失败还有很多因素,如“色历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从袁绍的所做所为看出来,他实力最大最后失败,和他个人原因是很大的。简单来说,他是:该相信的人不相信。该果断的事不果断,该前进的时候不前进。最终被曹操所吞并。 袁绍做事不决绝果断,而是优柔寡断,又是一个大忌。“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也是个悲情英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袁绍输了,输的惨,并不完全是他无能,更重要的是他碰上了天纵奇才的曹孟德,失败也在所难免。
总结一下,董卓暴虐无人性,与天为敌,安能不败! 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更遇强敌,败之所在。 袁术跳梁小丑,无才而多欲,奢淫而无德,痴心妄想,途穷身死,为天下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