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规律显示,东汉末年起越早称帝,往往越快灭亡,这是因为容易成为其他势力共同打击的对象,古代“缓称王,广积粮”的政策也是建立在这个经验上。最终实现三国统一的司马氏在诸侯割据和三国争霸时代的情况怎样呢?
历史经验还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与诸侯争夺地盘、财富和权势相比,司马氏早期更多的是从事连结天下英雄,招抚天下百姓,从事争取民心的努力。司马防在东汉末年的动乱中,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割据,而是依然在朝中尊奉天子,但是他已经对天下战乱割据有所准备,他让自己的长子司马朗回家乡,次子司马懿游学,司马朗回到河内后,集合了宗族,判断诸侯会在河内与董卓等交战,想离开即将成为战场的河内,他动员乡亲和司马氏宗族一起迁徙,但是只有赵咨、杨俊、常林等少数人迁徙了,不久河内遭受战火涂炭。司马朗的预见保存了宗族,形成了强大的宗族势力集团,三国时代宗族门阀有巨大影响力与当时战乱人口大量损失有重要关系。
司马懿此时还年轻,已经是被杨俊、崔琰称赞的杰出人才,他离家开始了游学经历,在四方征战的动乱时代,他寻访名师,结交英雄,他拜当时的杰出名士胡昭为师,尽管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他的游学经历,但是期间辛苦、危险也可以想象锻炼和培养了司马懿出众的才能,他也成为当时有名的后起之秀,荀彧把他作为“海内人才”向曹操推荐,也表明司马懿当时的社会影响力。
司马懿的同宗司马芝此时与司马徽等避难荆州,司马芝与杜畿、杜袭、裴潜、王粲、赵俨等避乱荆州,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集团,裴潜与王粲、司马芝关系最好,赵俨与杜袭“合为一家”,这些人在荆州后来几乎都被荀彧推荐给曹操,并且对发展巩固曹魏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这些人建立的士族集团与曹操主要控制的豪强军事集团是曹魏政权的两大支柱。士族集团主要从事行政、经济工作,与曹操躲在汉献帝的汉室背后扩充自己的势力相似,士族集团也是在曹操背后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势力。
曹魏政权建立后,国家的行政、经济权力是掌握在门阀士族手中,而军权控制在曹氏等豪强贵族手中,在司马懿集团控制了兵权之后,士族门阀就已经成为国家权力核心,取代了过去军阀与士族联合的政治格局。
士族集团从军阀手中夺取军事主导权的过程,自然不是像小说演义说的,是从司马懿废曹爽时确立的,荀彧、贾诩、荀攸、郭嘉等杰出士族,很早就在战略上影响曹操,但是这些士族都不直接掌握兵权,曹操对士族也是限制,直接掌握兵权的士族只有程昱等少数人,也被疏远。
司马懿这样的士族参与军事事务,也是以司马幕僚的身份,曹操不让他们直接掌握兵权,因此有着统一天下理想的司马懿,长期从事基层工作。而军阀的政治、军事才能局限性使他们不能承担起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曹操等人只是把建立家族政权放在首位,多次坐失统一的时机,缺乏战略观念也使他们只能在战术、战役能力上有优势,没有能力指挥大规模的战争,就像唐太宗评价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司马防与孙坚、刘备都是世代官宦的士族,与曹操等一些诸侯是门阀豪强不同,曹操一度也自称是周朝时的诸侯和曹参后代,也给自己挂上士族的标签。
士族在当时是指世代从事政治、文化的宗族,司马懿不仅与杨俊、常林、赵咨等同乡友好,他担任统帅时的军师杜袭、徐邈,以及部下都是杰出人才,其中士族还有王昶、郭淮、孙礼、高柔、卢毓等,还联合其他派系的刘放、孙资、满宠、蒋济等,士族在当时还是上升的进步阶级,有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严格的门风门规,有进步性,与只会杀戮、掠夺的军阀豪强相比更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士族的主体是党人和汉朝旧臣,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目的就是联合士族,司马防是他出仕的荐举人,为人耿直,曹操当魏王时宴请他,笑问自己现在还可以作尉官吗?司马防回答当年荐举魏王时,您正适合作尉官。他的八个儿子在当时被称为“八达”,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长子司马朗为人宽厚,提出的恢复五等和井田,分配土地给流民,得到人民的拥护。
司马朗提倡五等也与董昭等士族的观点相同,成为曹操扩充自己势力的主要拉拢对象。司马懿在二荀、贾郭等逝去归隐后成为曹操主要的谋士。司马孚也是杰出人才,司马芝在曹魏政权也是良臣,杨俊曾评价他比司马朗更有才能,曹丕废除货币,用布帛作为流通品,世俗就用劣质帛交换,《晋书》载:魏明帝采纳司马芝提议恢复铜钱流通,稳定国家经济秩序。他执法不惮豪强,又宽厚爱人,他的妻伯父董昭地位显赫,却也敬畏他。司马氏在三国早期的所作所为使他们在百姓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也逐渐成为士族阶级的核心领导,魏明帝时陈矫就说司马懿已经是朝廷的众望所归。
曹操去世时,打下了黄河、淮河流域的北方地盘,但是他执行的严酷政策也使统治区仅有约四百万人,曹丕时控制了西域,司马懿攻占了上庸、朔方,平定了辽东。自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司马氏统一的基础是得民心。
作为士族的司马氏也能提拔重用胡遵、邓艾、石苞、魏舒、郑冲等很多贫寒之士,执行了得到人民拥护的恤民政策,而司马昭还能招抚远远超过魏国四百万人口的八百万兄弟民族,继承了早期司马氏爱护百姓,争取人心的传统。我们现在评价英雄的标准就是以是否为国为民,唐太宗称司马懿道格宇内,德披苍生,也是应该算是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