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无为而治的帝王刘禅

“17岁继位,在位43年,投降后封安乐公,再9年自然死亡”。如果单这几个字来描述一个皇帝,那么这个皇帝已经是很不错的(他的在位时长所有帝王中名列第八:汉武帝54年、梁武帝48年、唐玄宗43年、明嘉靖46年、明万历48年、清康熙61年、清乾隆65年),可惜一旦提到他,人们想到更多的是乐不思蜀,昏庸这些形容词,连他的名字都是骂人的词。

近几年有些帖子出现为刘禅平反的声音,但是有些东西一旦说过头了性质就变了,从昏君到普通人再到聪明绝顶最后直接说他是一代英主,这样就不客观了,一旦主管因素占据大脑评价一个人总会出现一些偏差。言归正题,说一下刘禅同志的一生吧。

1、出生:苦命的孩子,出生的时候老爹是混的最差的时候,连个固定地盘都没有。刘禅的出生到10岁之前时候的教育是很有问题的,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刘备跑路最频繁的那几年,命都没了还管教育,反正吃好喝好就行了。再说刘备自己不像曹操文化人,自己流氓一个,天生与具的政治能力这些是没法直接教孩子的。

2、当世子的岁月:刘备刚入川不可能带着刘禅,那么应该是诸葛亮照看,具体他是什么时候到成都的历史没有介绍,但是应该是刘备打下汉中以后,孩子肯定是放在安稳的地方,刘备当了汉中王以后刘禅为世子,该是最安逸的一段日子。好日子没过几年,老爹就死了。那时候才17岁,作为一个乱世武将,也许17岁你应该具备上阵杀敌的能力,但是刘禅要作的是勾心斗角的政治,这样事情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你不能期望太多。

3、刘禅继位,这里就他继位细讲几句。首先刘禅继位应该是没有那么顺利的。为什么呢,首先刘禅她妈这边的势力已经是零了(重用外戚有些人说是祸国的源泉但是不可否认也是皇帝为了保住自己势力的手段)。刘禅亲妈甘夫人死的早,好在糜夫人也是基本当他亲儿子,糜夫人这边的早些时候倒是有股强大政治势力,糜竺糜芳二人,特别是糜竺,待遇是在诸葛亮之上的(大家不熟悉糜竺可以去百度一下,我敢说如果糜竺后来没死那么托孤大臣还有会糜竺),可惜间接都被关二爷害死了。刘备入川后取了吴懿的妹妹还生了刘永刘理,吴懿背后是强大的益州势力,而且他本人在益州集团里的地位也不低。这种环境下说对刘禅没有一点威胁是假的,就算那两个小屁孩自己没想法难保这些叔叔伯伯们有野心(这里加一句,刘禅后来让他娶张飞女儿马上答应,张飞虽死毕竟在军中还有一定影响,多多少少可以增加自己的筹码)。后来刘备托孤诸葛亮、李严。托孤诸葛亮大家都明白,托孤李严有些人说为了稳定益州势力,但是更多是为了保护刘禅。李严之前在益州势力中也是小兵一个一抓一大把,提拔他可以带起一波益州势力保护刘禅。

4、继位到诸葛亮逝世:这段时间刘禅过的是既安逸又提心吊胆的日子。首先老爹当年一句“可辅则辅之,不行就自立为成都之主”,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旦诸葛亮和李严合谋完全可以合法废掉刘禅。这段时间刘禅想坐稳帝位只能给人当孙子,干啥、用谁自己不能有意见,而且托孤大爷们说的话也不能反对。无作为甚至有一点小傻这样才是最安全的,但是也不能昏庸乱来,这样也是挂。所以这段时间刘禅首先要胆战心惊地找到一个“度”,然后舒舒服服的过他的帝王生活。但是这段时间无作为但是他应该学到了政治手段以及生存的法则。

5、孔明死后到投降:有人说孔明死蜀就摇摇欲坠了,但是刘禅撑了30年啊,这30年可以完全靠自己才坚持下来的。吃够了专权之苦的刘禅在孔明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分权,蒋琬费祎相互制衡,停止征伐,修养民生。他清楚再这么折腾下去国家不用人家来打自己就完了。孔明天天打来打去连个屁都没打下来,但是打仗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什么都不说光粮食就少多少,一遍前线要吃,一边劳动力去打仗了没人种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但是粮食也不是自己会长出来的。对于激进的姜维,刘禅也是很好的让他过了瘾但是不至于影响生计,这样姜维也只能小小牢骚。对外孙权继续同盟,南蛮用张彝也处理的很好,甚至对于降将夏侯霸也很好的接受了。刘禅在后30年里蜀国相较吴国和魏国政局是最稳定的。从这个角度上,刘禅可以作为是较好的守业之主,虽然没什么大作为但是贵在不扰民,对于当时蜀国百姓来说这样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不用看着亲人被拉去当兵,不用天天被通知加税,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话说。至于后期的崇信黄浩,你可以说他没有坚持洁身自好,也不能说他多么昏庸,哪个帝王老了不会脑子短路啊,汉武帝老了还灭了自己三族;刘禅的老来的昏庸可没有导致直接亡国啊。

6、投降;这是刘禅第二被人诟病的行为。首先邓艾偷渡阴平的确是刘禅没有料到的。二来谯周力主投降的时候,他接受了,结果被人骂了2000年。大家设身处地想想,如果百官都要奋战到底,谯周敢说出这话吗,再说谯周什么官职,他只是个占卜的,这种场合说难听点他压根儿就不应该出现。而且他说出来后并没有被口水喷死,百官选择了沉默,只有一个儿子自杀抗议。这说明了什么,大部分官员已经达成了投降的共识,只不过让谯周冒头说出来而已。如果刘禅不听,最差的结局当场被人绑着送出去。有人说保住百姓生命,这点其实是很值得肯定的,且想想一下历史上其它攻克四川后的行为,赵匡胤和刘秀统一天下的时候入蜀都是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屠城。四川易守难攻,攻下来之前士兵要吃多少苦,将领没有一定的承诺能够保证士兵的斗志吗。我相信邓艾阴平跳下悬崖之前肯定说过攻下成都XXXX,不然这种找死的行为谁会主动跳下来。

7、安乐公:投降后的刘禅选择继续当孙子,这点他会的,温习一下就好了。至于“乐不思蜀”的故事,如果刘禅真听下面的人说希望回成都,那他真是个傻子。下面那二货给老板出的是什么主意啊,就算心里想也不能说出来啊,结果成就了自己,苦了刘禅。历朝君王对于投降君主是最有戒心的,一有风吹草动就要直接除掉。刘禅再一次展现了自己装孙子的能力,司马昭问他思蜀否?直接说是那么接他的黑白无常已经在路上了,如果直接说否,当场可以糊弄过去,但是早晚还是会被怀疑弄死,至少司马昭死之前会干掉刘禅。刘禅很好的结合了两点,让人无法怀疑,为自己争取了一个正常死亡的机会。孙皓吊,说自己在南京也给司马昭预留了位置,结果挂了吧;李煜写诗抒情被送毒酒了吧。

综上所述,刘禅的确没有开疆扩土的雄心,也没有大刀阔斧改革整顿的勇气,他更像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崇尚无为而治的皇帝,一个不扰民的皇帝;而且他还是一个仁慈的人,魏延谋反平定后他没有否定他全部,而是保留了爵位下葬,他在位期间没有杀过有名的大臣;个人作风方便也没有过渡的荒淫。毕竟他是亡国之君这样的皇帝在史书上评价不会很高。但是作为三国时代的老百姓,生活在刘禅后30年统治下那段时期应该是比较幸福的。大臣在他手下干活也是比较安心的。将心比心,如果你自己穿越到了那个时期,你愿意生活在叛乱不断的魏国还是清洗不断的吴国吗?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