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很复杂。有人指责他坚持与金议和,不惜称臣纳贡,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也有人认为他能在北宋被灭之后,迅速在南方建立政权,并抵挡住了北方金国的进一步入侵,让宋朝江山得以延续,是南宋的“中兴之主”。不过,关于赵构害死岳飞一事,则是公认的差评。
事实上,赵构并非一个天生的软蛋。早年金军第一次包围开封府时,赵构主动请缨,前往金营谈判,并在金营中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气节,还是让许多人都感到钦佩的。
后来,金军再次南侵,赵构奉命出使金营求和。不过,这一次,他在河北磁州(今属河北)被守臣宗泽劝阻留下,而他的这次滞留显然改变了整个宋朝的命运。不久之后,北宋皇室几乎被金国一网打尽,全部成了俘虏。赵构成功的躲过了此劫。
不久,赵构便在众人的拥护下登基称帝,并建立了南宋政权。起初,赵构的皇帝宝座并不稳固。朝廷中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日益尖锐。
1129年,两位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利用军士对朝政的不满,发动兵变,并杀了宋高宗的心腹官员和一些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苗刘兵变”。名将韩世忠、刘光世等人在得知皇帝有难时,立刻起兵勤王。最终,兵变被镇压,宋高宗赵构复辟,但不幸的是,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在兵变中受惊过度吓死了。
这次兵变对赵构的人生观可谓影响巨大,他对掌握兵权的武将,信任度直线下降。后来的岳飞被杀可以说和这次兵变事件有脱不开的关系。
在主战派的强烈要求下,宋高宗同意军队和步步紧逼的金军正面作战,以岳飞为首的武将开始在逐渐崭露头角。
直至1140年(绍兴十年),各路宋军在对金战争中节节胜利。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岳家军”。当时岳飞掌握了南宋五分之三的军队,而岳家军又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朱仙镇大捷之后,离收复故都开封之有一步之遥。
可是,前方战争形势一片良好却并没能让宋高宗感到开心,他反而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由于岳飞在军中的声望非常高,如果让他成功收复开封,那就是立下了旷世奇功。到时候举国上下都会视岳飞为英雄,而岳飞本人又是文武双全,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从一个帝王的角度而言,来自岳飞的威胁似乎要远超过北方金国的威胁。要知道,他们老赵家的祖宗赵匡胤当年也是后周的肱骨之臣。结果,手握重兵在陈桥发动了兵变,这才有了他们赵家的大宋江山。谁能保证岳飞不会重演陈桥那一幕呢?
秦桧等主和派的大臣看出了宋高宗的心思,于是便开始发挥出一个奸臣的基本素养,提出迫害岳飞的若干建议。宋高宗收到建议后,立即就在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岳飞马上回朝。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情节了。最终,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宋代史料并无“风波亭”的记载),年仅三十九岁。
宋高宗以“莫须有”之罪杀害岳飞,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但如果设身处地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在安全与风险之间,似乎很难找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