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古代第一个翻译官是玄奘 翻译人员群体是和尚、商贩

当前世界处于全球化,翻译官是比较吃香的职业,全球有各种语言的翻译官。前一段时间,我国的翻译官因为翻译古代诗词还火了一把。追根溯源,翻译官这个职业并不是随着世界工业化、全球化而诞生的,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翻译官这个职业。

汉代时候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与亚洲各国的交流变得频繁,官方就正式设立了“九译令”、“译官令”、“译官丞”等职位。自此开始,中国各个朝代都正式的设有口语或者书面语的翻译人员。这些翻译人员在南北朝时叫“译令史”,隋唐时期叫“通事舍人”,宋代叫“润文史”,明朝叫“译字生”……到了清朝,翻译的官职就很接近现代了:叫“通译官”。

但这些翻译官的最大贡献,就是翻译传入的佛教典籍。汉代的翻译师傅有安息国(在今伊朗一带地方)的安世高、月支国的支娄迦谶、康居国(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地区)的康僧铠、康僧会和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人竺法护和朱士行。由于他们的努力,不少声闻乘和大乘的经籍被翻译为汉文。

这些翻译人员的群体主要是和尚,比较著名的就是玄奘。玄奘西行取经,将印度的梵文佛经翻译成汉语,带回中原,将《老子》等典籍翻译为梵文留在印度,促进中印的文化交流。

翻译人员的群体还有商贩以及边民,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他们对两国语言都比较熟悉,因此往往充当中介,保证沟通的顺畅。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