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本名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霸主。他继位之时,赵国还是个小国,常常受其他国家欺辱。看到这种情况,年轻的赵武灵王果断推行“胡服骑射”政策,对赵国的军事进行改革,使得赵国的军队个个英勇善战。凭借这个军队,赵国一跃成为强国。之后,赵武灵王还率领军队抗击匈奴,并取得了胜利,使赵国据有今内蒙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公元前296吞并了中山国,大大拓展了赵国的疆域。就此,赵国可以与中国几个大国对抗了。
赵武灵王虽然雄才伟略,是军事天才,但是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在王位继承这个问题就处理得十分糟糕,他直接引起两个儿子的战争。赵武灵王在壮年的时候,就把赵国国君传给自己喜爱的小儿子,史称“赵惠文王”,称自己为“主父”(这可以说是史上第一个“太上王”),封长子章为安阳君。从之后的历史看,赵武灵王这个继承人选的十分之好,赵惠文王善纳忠言,是个明君。
但是赵武灵王看到高大的长子向幼弟屈尊叩拜,心有不忍,觉得对长子章不公,于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分给两个儿子。这就触犯了赵惠文王的利益,等于叫他把吃到嘴里的权利吐出来。于是导致两个儿子的战争,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宫之变。在这场战争中,长子章被杀,赵武灵王被囚禁于沙丘宫中,被活活困住近100天,最终活活饿死。
所以有的人就说,赵武灵王是政治情商太弱了,就算空有一身蛮力,能打下万里江山,也终究无法治理好江山,好在他早早就传位给了儿子,不然赵国的未来真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