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作为,甚至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最后可以当上皇帝,甚至历史上都是说这主要得益于诸葛亮的辅助。的确诸葛亮在刘备事业上是帮了刘备很多,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成功。诸葛亮可以说是刘备的左右手,这样说来诸葛亮应该是最了解刘备心思的人。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历史上最能猜透刘备心思的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为什么说法正是历史上最了解刘备的人呢?他们之间又着怎样的故事呢?
法正是刘璋的部下,话说张松想出卖益州给曹操,不受曹操待见,回来后就劝说刘璋断绝与曹操的关系跟刘备结盟。刘璋问张松谁可以担任结盟刘备的使者,张松就推荐了法正。这趟出使,已经显露出法正八面玲珑,善于揣测他人心思的特征。同时也让法正结识了刘备,也让他日后进一步靠近刘备有了基础。
刘备和刘璋反目后,刘备自葭萌关向南进攻成都。本来这刘备兵少势弱肯定会落败的,于是他问法正该怎么办,法正告诉刘备,不必担心,郑度的计策虽好,但刘璋一定不会采用。法正又一次猜中了刘璋的所思所想,不但不用郑度的计策,还将他斥退不用。攻克雒城后,刘备率兵包围成都。
刘璋的蜀郡太守许靖想越城投降,事情败露,但刘璋也没有杀他。刘璋举城投降后,很多原来益州的官员都得到了任用,但刘备却鄙视许靖的行为而不肯任用他。法正劝刘备说,天下徒有虚名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多,许靖就是这样一个人。经此一说,刘备不但任用了许靖,还让他当了左将军长史这样重要的官职。
法正能猜透刘备的心理,也得到了刘备的充分信任。得到益州后,刘备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把都城及其附近这个最重要的地区交给了他。同时还任命他为扬武将军,成为外有行政权力、手中有军队,内为主要谋臣的重要官员。
但法正也是一个得志小人,有权后立刻对过去的恩仇加以报复,擅刑滥法,骄横放纵。有人将法正的行为报告给诸葛亮,想让诸葛亮提醒刘备,对法正加以约束和限制。诸葛亮却说,主公以前受曹操和孙夫人的内外限制,整天是提心吊胆,是法正让他改变了这一切,谁又能禁止得了他呢?实际上,法正又何尝不是猜透了刘备的心思,所以才会胆大妄为呢?
刘备一共当了三年皇帝,关、张、马、黄这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都死在他之前,但这些人死的时候都没有得到谥号,而法正却得到了翼侯的封赏。另外,法正死的时候,刘备一连流泪几天,就是关羽、张飞这般老弟兄死的时候也没有如此表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虽然这个法正是个小人,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小人将刘备的心思猜得一清二楚,所以才这么得深得刘备的心,这就是刘备桃园三结义的兄弟都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