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到“十几岁的孩子考上北大”“几岁就读完大学的书”等等这些神童们的事迹,就觉得羡慕。因为自己苦心苦力十年苦读,不及聪颖的人随手一学。古代也有不少神童,例如唐朝的神童刘晏,8岁就当上了官。
刘晏是怎么当上官的呢?有一次,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举行盛大的祭天典礼,8岁的刘晏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吵着父亲带领他去拜见皇帝。刘晏到行宫后,献上了他刚刚写好的《东封书》。玄宗一看这篇颂扬自己功德的赋,字迹娟秀,文辞畅达。一见这小孩只有八岁,就对这篇文章的作者产生怀疑。于是,就命宰相张悦当面测试,看看刘晏是否有真才实学。刘晏对答如流,出口成章,以他超凡脱俗的真才实学征服了唐玄宗,被时人称之为“国瑞”,即国家级神童。年仅八岁竟然被玄宗当场下旨亲授为秘书省太子正字。
宋代王应麟在他的《三字经》里写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把他树立为当时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
刘晏当上官后,勤政爱民,在安史之乱后,长期参与掌管封建中央政府的财政,恢复唐朝的经济,实施的政策有改革转运制度,改革食盐专卖制度和采取减轻赋税措施。正因为有刘晏,唐朝的经济才会恢复得如此之快。
不过,好人不长命,唐德宗当政时期,刘晏被诬陷致死。但他的功绩一直为人们所称道,随着《三字经》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