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有诸葛亮的谋略,又有周瑜的一表堂堂,固然很好,但如果长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既便是满腹经纶,也难免被人轻忽。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就记述了一个因叛降者相貌丑陋而被拒收的故事。
话说,曹操在潼关大破西凉马超后威名大振,令国内震惊。汉献帝为表其功勋,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礼遇厚待,这也就是说,曹操日后可随时面见皇上,无需差人通禀,并且还可佩剑与皇上共商军国大事。能享受到这个待遇的人,历史上少之又少。若是其他大臣,需提前取下佩剑,经搜身无铁器之后,行三拜九叩大礼,山呼万岁,方可面圣,否则,就可按律以忤逆之罪株灭九族。而汉献帝破格给予曹操降阶之礼,既是对曹操平定八方乱局的褒奖、肯定,也是对一代奸雄曹操的器重与信赖。这种不论君臣之礼的恩待,为曹操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隐下了祸根。但在那时,皇上的这一举动,确实使曹操名扬天下,令举世哗然。
屯驻在汉中的张鲁本就怕曹操,听闻此讯,他更加惶恐,惟恐汉中不保,于是他的大臣就连连劝谏说,只有先把临近的西川拿下,才能与曹操抗衡。于是张鲁就每日操练军队,准备与刘璋做殊死搏斗。而得到张鲁要对自己开战的消息后,刘璋也有些惊慌,面对伺机而动的曹操和企图与之殊死搏斗的张鲁,刘璋急忙与帐下大臣商议该如何应对,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有一个人昂然而出,高声应喝。只见此人额窄头尖,鼻孔上翻,牙齿外漏,挺身不过五尺,且身形瘦小,总之是难看至极,怎么看都显得那么寒碜。要说长相难看也就罢了,偏偏还傲慢无礼,目空一切。说话之人名叫张松,是刘璋帐下的一个谋士。
当时他极力劝刘璋说动曹操去攻打汉中的张鲁,并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自己的计划。刘璋无奈,只得派张松作为使臣,带厚礼去面见曹操。
这位张松就是这样的人,长得丑却很有点才干,早先他欲借奉命出使许都之机,悄悄手绘地图,把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以及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一一 献于曹操。只可惜模样长得太对不起观众,不仅不为曹操礼遇,还被乱棍打出。
曹操嫌张松丑陋,刘备可不嫌。其在归蜀时途经荆州,为刘备所厚待,于是将西川地理图均献予刘备,并作为内应,帮助刘备反客为主,并吞了益州,让刘备取得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的资本。难怪人云:“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
曹操万万没想到,仅仅是讽刺了一个撮尔小吏,居然能给自己霸业带如此巨大的影响,估计刘备拿下益州时,曹操难保不会气得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