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此人智欺诸葛,力敌张飞,勇退刘备,最后被司马懿坑死

《三国演义》中有妇孺皆知的蜀汉“五虎大将”,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组合。可实际上,历史上并没有五虎大将,倒是有曹魏的“五子良将。”

曹操麾下五位名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他们都是曹操平定天下最为倚重的人物,进为前锋,退为后卫,皆当时名将。

而在这五个人中,张郃是活跃时间最长,最终官阶最高的将领,尤其是他后半生的军事生涯,几乎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张郃本是袁绍手下,于官渡之战投奔曹操,此后南征北战,曹魏大的战役他几乎全部参加,战功赫赫。

比如曹刘汉中争夺战,刘备亲率大军进攻汉中,曹军汉中军团主将夏侯渊,把张郃安排在了战役最前沿的广石。刘备选精锐部队一万多人,分作十队,昼夜轮番猛攻广石,张郃亲率卫队搏战,顽强的挡住了蜀军的进攻。

后来夏侯渊战死,全军推举张郃为临时主帅,张郃临危不乱,避免了曹军汉中军团的总崩溃,保住了一支军团的完整建制。

刘备一开始就轻视夏侯渊而忌惮张郃,夏侯渊战死后,刘备并没有多么高兴,他说:杀死夏侯渊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还没有击败张郃呢。

张郃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其实在汉中战役中之前,张郃就曾率领曹军深入巴中,威胁新得巴蜀的刘备,刘备当时派出了大将张飞迎战,张飞废了很大的力气,最后依靠主场作战的优势才勉强将张郃逐走。

张郃在前期的军事生涯中虽然屡立功勋,威震一方,但是,作为外姓将军,他的功劳很大一部分被曹氏宗室战将瓜分了。

比如夏侯渊平定陇右凉州之战,翻阅史籍我们就会发现,张郃一直是夏侯渊大军的前锋,那场摧枯拉朽,突进千里,击败马超韩遂的战役,使夏侯渊获得了“虎步关右”的美誉,但真正的硬仗和恶仗,大多是前锋张郃打的。

还有后来的曹丕南征之战,张郃一直充当全军尖刀,进攻东吴重兵布防的“中洲要塞”,并取得胜利。可结果战后张郃未见升迁,倒是他的顶头上司曹真、夏侯尚升了官。

直到魏明帝时代,张郃的才能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由于魏国在西线没有任何防备,因此战役初期蜀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三郡响应,关中震动。”

面对关中即将失守的危险,魏明帝曹睿启用了张郃。史书记载;“加(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所谓“特进”,就是破格提拔的意思,可见,曹睿认为只有张郃能够挡住诸葛亮。

张郃没有让曹睿失望,他率领曹军击败马谡,占领街亭,迫使诸葛亮大军撤退,保住了曹魏的西部边境线。

同年冬天,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兵出陈仓,魏明帝急召张郃进京,并配属给他三万中央禁军精锐,并对张郃说:“你快去增援吧,晚了的话陈仓就要丢了。”

这一次,张郃体现出了杰出的军事素养和高超的预见能力,他回答魏明帝道:“我已经料定,诸葛亮的粮草撑不了十天,还没等我到陈仓,蜀军就会撤退的。”

结果,真如张郃所料,诸葛亮粮草用尽,无功而返。

魏明帝下诏褒奖张郃,并晋升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请注意,征西将军和车骑将军本是两个不同的官阶,“征西将军”是为了彰显张郃在西部作战的功勋,而“车骑将军”则是仅次于“三公”军事主管大司马的高级将领,是一品大员,这是曹魏外姓将军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在曹魏历史上,“征西车骑将军”也仅有张郃一人担任过,这也是对张郃战胜诸葛亮最好的诠释。

《三国志》称:“(张)郃识变数,善处营阵,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这句话意思是:张郃通晓军事变化规律,善于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役计划,从没有失算过,从蜀军主帅诸葛亮到蜀军基层将领都惧怕他。

张郃常年活跃在西部,深受魏军将士信赖和爱戴,但是,最终这位名将却惨死于锋镝之下。

张郃是死于木门道追击战。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国命司马懿统帅魏军西路军团迎战,诸葛亮长期与魏军对峙,最后因粮草不济而撤退,张郃亲自率领部队追赶,结果在木门道中了蜀军埋伏,右膝中箭而死。

如果仅看《三国志》,张郃的死就是轻敌冒进,中了敌人埋伏,属于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关于张郃之死,历史记载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首先是正史《三国志》和《晋书》的版本。这个版本没有说张郃之死的细节,仅仅是说张郃轻敌冒进,追击蜀军,结果中伏阵亡。

但是,这个版本有个最大的问题:张郃追击蜀军时,魏军对蜀作战西路军团的最高指挥官在干什么?

要知道,张郃作为魏国名将,阵亡在前线,这是国家的重大损失,而最大的责任人自然就是指挥战役的魏军西路军团主帅。

当时的西路军主帅就是司马懿。

那么《三国志》和《晋书》为何不记载司马懿的具体动作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张郃的死正是司马懿一手造成的。

《三国志》作者陈寿是晋朝人,他不可能写司马懿的这次指挥“失误”,而《晋书》在编写取材上不严谨是为史学界公认的。

那么张郃之死与司马懿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张郃之死的第二个版本,根据《汉晋春秋》记载:

诸葛亮率大军北伐,司马懿非要出营和蜀军正面作战,这时张郃劝他说:蜀军长途跋涉而来,我们应该采取拖延战术,同时派轻装部队袭扰蜀军,时间一长,蜀军粮草用尽就会撤退,这才是万全之策,我们不必冒然出击。

但司马懿不听,执意出战。结果,和诸葛亮一仗打下来,魏军战败,被蜀军斩首三千,缴获铠甲五千,角弩三千一百张,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大败。

此战以后,司马懿认识到张郃计策的高明,不得不听从其建议,闭门不战,诸葛亮求战不得,粮草用尽,因此撤退。

这个时候,司马懿忽然向张郃下达了“追击蜀军”的命令。这令张郃十分不解,他质问司马懿:我军军法明确规定“逃跑的敌军不能穷追”,你怎么能让我去追击蜀军呢?

司马懿却像没听见一样,执意命令张郃前去。

军令如山,张郃不得不服从命令,史书称:“(张)郃不得已,遂进。”

张郃的担心再度应验,蜀军在木门道果然有埋伏,魏军一到,万箭齐发,一代名将中箭而死。

司马懿强令张郃出战,直接导致张郃战死的事迹不见《三国志》和《晋书》,倒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那次正面惨败,在《晋书》中倒成了司马懿战胜诸葛亮“俘杀万计”,史书如此黑白颠倒也算是一个奇观。

《三国演义》沿袭了《三国志》的版本,将木门道追击战描写成了张郃主动要求出击,司马懿倒成了阻拦的人,作者最后甚至安排张郃说出这样的话:我知道蜀军有埋伏,但我不怕。

于是,原本料敌机先,算无遗策的儒将张郃,一秒钟变莽夫,形象瞬间逆转。

而《三国演义》为了成全诸葛亮“智绝”的人物形象,干脆将前面陈仓之战,张郃算准诸葛亮粮尽退兵的情节大笔一挥,直接删除。

由于《三国演义》巨大的影响力,张郃这位智谋不输诸葛亮,用兵超越司马懿的一代名将,成了基本没有亮点,纯粹为了烘托主角而存在的“路人甲。”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司马懿强令张郃追击蜀军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呢?

其实根据史料综合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种结论:在张郃死前与司马懿的两次争论中,张郃的军事才能无疑超过了司马懿,面对这样的将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不会没有戒心。所以,极有可能是因为司马懿嫉贤妒能,同时也畏惧张郃对魏国的忠诚,所以来了个“借刀杀人。”

张郃死后,魏军中再也没有能牵制司马懿的名将,司马懿在对蜀国的作战中逐渐获得了魏国军队的指挥权,架空了曹氏宗族,最终,司马懿发动军事政变,擒杀曹氏最后的支柱曹爽,将曹魏大权彻底收入囊中。

自此以后,司马氏篡魏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最后,让我们回溯到张郃阵亡前31年,公元200年,那一年,影响天下格局的官渡之战爆发,张郃当时作为袁绍的部将曾向袁绍献计,他劝袁绍绕开守备坚固的官渡要塞,绕道曹操背后袭取许昌,劫持汉献帝,可惜袁绍没有采纳张郃的意见。假如袁绍按照张郃的计划用兵,中国历史或许真的就要改写了。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