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毛主席家中的子女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渐到了该婚嫁的年龄。跟所有做父母的人一样,毛主席对于自己子女的亲事也是十分地重视。毛岸英身为大哥,自然是最早谈及婚嫁的一位,但为何到了那一天毛主席却气的围着办公桌转圈,而毛岸英本人也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大哭……1946年,原本一直在苏联学习的毛岸英回到了延安。此时的他已是24岁,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大龄未婚青年了。没过多久,毛岸英在延安认识了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经过一段时期的相处之后,二人互生情愫。刘思齐比毛岸英小9岁,此时的她对结婚其实并没有什么想法。但毛岸英却不同,他对于结婚比较迫切,最终,刘思齐还是被毛岸英说服了,同意与其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这是1948年8月的某一天,毛岸英带着刘思齐前来见父亲毛泽东并希望得到父亲的意见。得知二人此次前来是为了结婚,毛主席也是十分开心,既然二人情投意合,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就在二人觉得没什么问题,准备离开的时候,毛主席却突然向刘思齐提问:“岸英是1922年出生的,你是哪一年的?”
“我是1931年的。”对于主席突然的提问,刘思齐虽然感到很诧异,但还是如实回答了。
“那你今年还不满18周岁呀。这婚事过几个月吧,反正我已经同意你俩结婚了,等一等好吗?”毛主席思考了一下,给俩人提出了这个建议。刘思齐本来就不是特别想结婚,既然主席都说了,她就准备听主席的话。可毛岸英却不这样想。安顿好刘思齐后,毛岸英气冲冲地回到了主席办公室,一进门便对主席说道:“爸,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打算明天结婚。我自己的事情还是让我自己做主吧。”
“不是告诉你了吗?再等一等,年龄不到你怎么做主。应该让纪律和制度做主。”毛主席一下子也来了脾气,丝毫不准备让步。
“年龄不到就结婚的人多着呢,凭什么我就不行?”毛岸英争辩道。
“别人可以是别人,但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我们的纪律你一定要遵守,我最后再说一遍,思齐不满18周岁,我是不会允许你们结婚的。”主席生气地回道。
父子二人最后不欢而散,毛主席气得围着办公桌转了3圈。毛岸英更是直接把自己关进了卧室,回去之后的他越想越憋气,最后竟嚎啕大哭了起来,任谁劝也不好使。没办法,警卫员只好请来了毛泽东,主席听到报告后更加恼火了,大步走到了毛岸英的卧室前,大吼道:“毛岸英,你到底想干嘛!”这一嗓子出来还是很有作用的,毛岸英立刻停住了。过了一会,毛主席在林子里散步,截住了试图躲着自己的毛岸英。此时的毛岸英似乎意识到了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有些不合适,虽站在主席面前却始终不敢看他的眼睛。主席首先打破了沉默,关心地问道:“结婚的事情想通了吗?"毛岸英知道父亲在给自己台阶下,便立刻点了点头表示已经想通了。主席看到自己儿子能想通也很高兴,拍了拍毛岸英的肩膀表扬道:“很好,这才像我儿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