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毛主席的一生,都是伟大的,如果没有毛主席,就不会有一个和平美好的新中国。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十几亿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伟大的毛主席。这句话说的在在理。可许多人并不知道,连毛主席自己,也有永远都忘不了的人,甚至于把那人称作救命菩萨。
毛主席为何要对总理说此人是他的救命菩萨?解放以后,毛主席收到一封来自湖南省湘乡县的来信,信中该人自称自己是李中,请求毛主席让他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毛主席看完信后很是高兴,就立刻亲笔回信,并示意周恩来总理对此事加以上心,并说这个李中就是他的救命菩萨。这个李中到底何许人也,竟然能让毛主席如此上心,还把他比作活菩萨呢?这就得从很久之前的事情说起了。李中出身于书香门第,却成了最早的工人党员,情急时刻曾给予毛主席重要帮助。辛亥革命爆发后,仅十三岁的李中离开自己的私孰,剪了辫子去闹革命,后来就与年轻时代的毛主席结缘,二人共同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期间,和毛主席一起领导师学友会,并一起开办了当时湖南的工人夜校。后李中前往上海,在陈独秀的安排之下,他成了工人,并参与组建了中国第一个产业工会。他在上海期间,曾帮助过一次毛主席,那是毛主席特别困难的一个时刻。
毛主席途经上海,因为身上的盘缠用尽,有遭遇小偷盗走衣物,李中得知这个情况后,给予毛主席资助,帮毛主席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件事,在斯诺的著作《西行漫记》有极为详细的记载:
“1919年初,我从北京去上海。可是,当我到达浦口的时候,就不名一文了,我也没有车票。没有人可以借钱给我,我不知道怎样才能离开浦口。”毛泽东风趣地告诉斯诺:“最糟糕的是,我仅有的一双鞋子也给贼偷去了。哎哟!怎么办呢?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我又碰到了好运气,在火车站外,我遇见了从湖南来的一个老朋友,他成了我的‘救命菩萨’。他借钱给我买了一双鞋,余钱还足够买—张去上海的车票。就这样,我安全完成了我的旅程。”
四一二后,李中因故脱党,从此和毛主席失去联系,自此在家乡开办学校,教书育人。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开始大量捕杀共产党人。李中作为一个重要人事,终没有避免被抓住的命运,后来在家人的多方争取之下,李中才得以从监狱中获救。出狱后,就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从一定程度上,他成了脱党人士。但是他并没有闲着,而是转变思想,回到家乡开展教育工作。从一九二七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他一直奋斗在为教育发展做贡献的前线。他还自己出钱兴办学校,数十年桃李无数。在当地,人称他为庆霞先生。在他的努力下,这个学校不仅传授传统的中学,还教授物理,化学,英语等新兴学科,他的学生中,许多人至今仍然健在,谈起李中的教导,无人不是感激满怀。其中一个学生龚楚良,至今记得湖南解放后,李中曾对他说的话:“楚良啊,你也看到,这么多解放军就驻扎在这街上,他们都是睡门板、吃干粮,没拿过百姓一粒米、一滴油,自古以来哪有过这样秋毫不犯的仁义之师啊!你们青年人要想干大事,就跟着共产党当解放军去吧!”试想,这样的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毛主席怎么可能忘记他。
建国后,毛主席收到李中的信,第一个反应就是原来他一直活着,这简直是太好了。于是一连着亲笔书写三封信件,诚意邀请这位中国的第一个工人党员,自己人生中难得的好同学,困难之时的好心人,努力为国家做贡献的好党员来北京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李中接到信件后,也是非常激动。立刻收拾好行李,安排好家中大小事务,准备应毛主席的号召,去北京继续参加工作。只是,天不遂人愿,1951年7月,五十四岁的李中在前往北京参加工作的途中因病去世。毛主席听闻他的死讯后,竟一时间不能接受,忍不住掩面哭泣,对李中的去世甚是惋惜。
经此一事,足见毛主席的伟大之处所在,曾有一日,毛主席的以为亲人向毛主席写信,要求到北京参加工作,毛主席没多想直接回绝了。而对李中,毛主席几个是多次邀请他来参加工作,得知他不行去世之后,甚至于掩面哭泣。这是对一个故人的怀缅,更是对一个为民为国做过贡献的老党员的认可和尊重。而毛主席当时贵为一国主席,一党领袖,仍然能做到这一点,着实值得我们后世人万分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