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草原多风,大风起兮,在无遮无拦的原野上,犹如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地横扫一切。虽已入夏,有风的天气还是让人感到些许凉意。呼啸的晨风中,班泽尔打开祭坛上的铜庙,取出酥油灯,置于庙前的供几上,再将香炉燃起,随着苍凉的螺号声,他盘腿坐在香炉前的毡垫上,诵经一般念起颂词,另一位祭师则转着祭坛,将茶水洒向天空……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让圣主灵前的神灯永远长明是我们守陵人的责任。
风很大,隔着灯罩,酥油灯的火苗不安地跃动着。见此情状,祭拜完毕,班泽尔赶紧将灯送回庙内。“让圣主灵前的神灯永远长明是我们守陵人的责任,它已经整整燃烧780年了。”班泽尔一边整理铜庙内的神物,一边回答我的问话。铜庙不大,仅容两人,我被挡在了门外,除了祭师,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走进铜庙。
其实守陵人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守陵人的职务。据说当年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准备带人去挖了秦始皇的坟。没想到半路被守陵人阻击不说,甚至还出现了白起还魂的情况。据说后世守卫秦始皇陵的是蒙恬的后人,之后由于战乱,渐渐的也消失了踪影。那么清朝的皇陵怎么回事?
自清西陵始建以来(雍正八年),清政府给予守陵人优厚的待遇和清闲的工作,守陵人可以按照品级高低按月俸饷,有着特殊的政治地位。守陵人的子女,一出生便报户口,即刻享受七品待遇,他们子承父业,世代守陵。
守陵人几乎全部为八旗子弟,清政府给予守陵人优厚的待遇和清闲的工作,会给每户分一处小院,
官位高些的面积可以达到“一亩三”。至今,守陵人的后代们,还会自称是“西陵人”。
清西陵的守陵机构,内设东西王府、内务府衙门、承办事务衙门、关防衙门、礼部衙门、工部衙门、兵部衙门,不仅有一级的王爷,还有关外、东陵等地迁移来的大批满人,负责陵寝的日常维修和祭祀。
这守陵人一般是父死子继,世代守护皇陵。这职业根本没前途,当溥仪被冯玉祥从紫禁城刚出来后,满清遗老贵族也忙着跑路。为了防止祖宗被挖坟,所以那些满清贵族便凑了一些钱给守陵人。按说,守陵人拿人钱财,给人消灾。但他们毕竟是普通百姓,被孙殿英的枪杆子指着,谁还会为已经过气的满清皇室卖命。所以在溥仪逃到东北后,清东陵就发生了盗墓事件。
在一九一二年的时候,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但是在他退位之前,与政府签订了一个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他皇室的陵墓必须由共和国安置军队守护,并且永远接受祭祀,但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在闹内乱,所以清政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军队来安排守护皇陵。
这是关内的皇陵,关外的皇陵护卫队,是父死子继的机构,他们忠于职守,没有人发工资,自己也会主动守护皇陵,一代代传下来直到现在,这里的人每年还会举办祭祀活动。如今,当初直接隶属于清政府管辖的清西陵,早已交由文物管理处负责管理。
清朝已经灭亡,西陵人守陵的意识也在逐渐淡化,守陵人的后代也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离开家乡,但大多选择继承祖业继续留在埋葬着祖宗的陵寝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