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惺惺相惜突变背后暗算,最终关羽被捧上天,他却被踩下地

关羽无疑是《三国演义》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小说自第二十五回开始,连续用了整整四回的篇幅对关羽降曹、立功、离开、重聚进行了描述,这几回也称得上是小说中的第一个最为精彩的篇章。在这其中,又以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最为出色。

这个故事,是小说中关羽这一人物 “义薄云天”特点的一首颂歌。自《三国演义》成书之后,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为后人所敬仰。这个故事也被多次搬上戏剧、电影舞台,又变成了艺术作品中的一个经典桥段。就连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的一部与历史毫不相关的电影,都要用《千里走单骑》作为片名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也从侧面显示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个故事的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如何?真假参半。千里走单骑勉强算是真的,而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则是虚构而已。

《三国志·先主传》中,关羽重返刘备阵营的记载非常的简单:官渡之战期间,汝南的黄巾军余部刘辟投靠袁绍对抗曹操。袁绍派遣刘备率兵和刘辟等人一起进攻许昌附近的各县,这时候,关羽也从曹操处逃到了刘备的身边。

《三国志·关羽传》对事情的经过介绍的稍微详细一点:关羽投降曹操之后,曹操很佩服关羽的为人,派张辽去打听关羽是否有久留的意思。关羽对张辽直言不讳的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是我深受刘备的大恩,立誓生死与共,不离不弃。我始终是会离开曹公去投奔刘备的。不过我也会为曹公立下大功之后才会离开。”之后,关羽在官渡之战中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曹操便意识到关羽很快就要离开自己的身边了,于是加重了对关羽的赏赐,想以此留住关羽,但是关羽不为所动,将赏赐之物悉数退还。临行之前,关羽还留书作别,到袁绍的地盘去投奔刘备。曹操的手下得到关羽离开的消息,纷纷建议曹操派兵追赶。曹操说了一句:“各为其主,勿追也。”

从以上的两个记载来看,关羽离开曹营是历史的真实,他的离开和小说中描述的情节不尽相同。虽然都是留书作别,但是历史上曹操并没有亲自送别,仅仅是命令手下不用追赶,放关羽自由的离开,关羽的“千里走单骑”其实是在曹操的默许之下完成的。途中并未受到任何的阻拦,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五关斩六将”。而小说中不但加上了曹操送别的场面,同时还让关羽经过了东岭、洛阳、泗水、荥阳、黄河渡口等五关,再搭上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这六个替死鬼。

此外,从历史记载分析,关羽从曹营出发去投奔身在袁绍阵中的刘备,其行动的路线并不远,也根本就谈不上千里。小说中却让关羽绕了一个大圈圈,这无异于是在让关羽玩上了游戏了。以笔者浅见:历史上关羽的“千里走单骑”更像是一次短途旅行。

从以上的介绍中得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个故事的水分很多。那么小说中的这个故事情节完全是小说家的杜撰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事实上,这个故事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就已经开始流传了。

从现存的资料看,早在宋代,“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就已经出现了雏形。宋人南涛就曾经在《绍兴重修庙记》中有过记录,这说明在宋代就已经把历史记载中的曹操不追关羽的记载改造成了曹操不敢追了,可见对于这个故事的改变由来已久;元代文学家周文质在《时新乐》中也有过“千里独行关大王,私下三关杨六郎”的诗句。

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孤本元明杂剧》一书中就记载了元代杂剧无名氏创作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这也说明到了元代,“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已经出现在戏剧的舞台上,不过情节比较简单。同样是关羽想要离开,张辽给曹操献了三条计策阻止关羽。但在计策实施的过程中,关羽得到了刘备夫人的提醒才幸免于难。在这个杂剧中,刘备的夫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屡次识破曹操的奸计,保证了关羽及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过之后的情节就一笔带过了,并没有过关斩将的情节出现。

《三国志平话》中对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描述也是比较简单的。重点介绍的也是关羽与曹操之间的斗智,对于关羽之后的行踪都是一笔带过,这不能不说的早期故事改造的一个巨大的遗憾。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一书介绍,在元代还出现了一位无名氏所作的杂剧《寿亭侯五关斩将》,可惜该剧已经失传,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其中是如何描述过关斩将的。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是在之前数百年间民间艺人们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作而形成的。

《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故事,比起元代出现的杂剧、平话要高明很多。进一步突出了关羽义薄云天性格。同时小说家也删除了杂剧中张辽献计害关羽的不合理细节,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可信。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和对人物性格的描绘所起到的作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也就不再赘述。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