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途经开罗,前往阿尔及尔参加亚非会议。飞机到达开罗前,突然接到电报通知:阿尔及尔发生军事政变,布迈丁推翻本贝拉总统,夺取政权,建立临时政府。
政变的背景是什么?有无超级大国插手?现在形势怎样?一切情况都未明朗。
在开罗机场,周恩来通过总书记邓小平,向毛泽东报告情况,建议临时改变计划,访问开罗,以便观察亚非会议能否继续在阿尔及尔准时召开。
这个时候,许多参会的亚非国家领导人都很焦急,纷纷向已经先期抵达阿尔及尔打前站的陈毅探听中国的态度。陈毅说“这次亚非会议必须开。”“而且一定要开好!”
后来,由于形势不明,人心浮动,意见不一,会议无法举行,各国代表纷纷离去。周恩来也从开罗返回北京。由于陈毅的话,没留余地。一炮放空,造成一些不好影响。
陈毅自知有错,回北京当即赶去见总理。
“你无组织无纪律!”周总理目光灼灼,朝着陈毅急走几步,像是要有所动作,但猛地又停住脚步,用力盯一眼陈毅,回转身又是几个急步,站到办公桌旁。背对着陈毅虚握了拳,砰砰砰地敲了三声桌子:“这是不允许的!”
陈毅脸色变白,本来有些低垂的头猛地向上一抬,脖梗挺直,好像那三声是敲在脑壳上,将本来立正的身体绷绷紧,站得更加笔直。
“我负荆请罪,我一炮没放好……”
“就这一句就完了?”总理转身,犀利的目光逼迫着陈毅,声色俱厉,声音很大:“你是中国的外交部长,不请示不报告,你就敢在那里擅自放炮表态,都像你这样还了得?谁给你的权力?这是国际影响问题!”
“我错了,我向总理检讨。”
“不是向我检讨,要向毛主席,向党中央检讨!”“外交部不同其他,一言一行都会带来国际影响,一言一行都要慎之又慎。我在开罗下了飞机就向毛主席、党中央汇报请示,你在阿尔及尔就敢不汇报不请示擅自发表意见,革命大半辈子连这点组织纪律性都没有?”
......
周恩来和陈毅的私人关系很好,这可通过文革期间红卫兵要批斗陈毅这件事明证。红卫兵指向陈毅,但矛头的最终目标瞄准的是周恩来,因为,周恩来一直分管外交工作。然而,仅仅因为避免引火烧身,周恩来奋起保护陈毅,显然理由和事实均显不足。因为,周恩来分管之下的部委领导人被批臭、被打倒者不少于一个两个......
事实上,周恩来为一些高级领导头脑简单、能力欠缺、庸庸碌碌等等现象动怒的次数很多,有一位大将被周恩来批评的大汗淋漓、瘫软在沙发上,至于一些部长级别的领导人,更是不可计数......
一些干部无组织无纪律,只是表象。深刻的内因是,我们缺乏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善管理的人才。“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其实最能真实而形象地反映那个年代的管理局面。
我们所具备的同时也是别人所没有的,只有“豪言壮语”和“豪情壮志”。比如:当有外国记者问及陈毅“中国好战”和陈毅本人是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好战分子”时,陈毅怒言:“老子就是好战!老子就是好战分子!”“老子早就想打仗了!老子头发都等白了!打就早打,如果现在不打将来打,老子等不上,老子还有儿子,老子的儿子也要跟他们打!”(郝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