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他是李鸿章老师,屡考不进,慈禧问了句什么,吓得不敢说话

晚清时期,朝中出现了两位大官,一位书中堂大人李鸿章,还有一个是掌管兵部的彭玉麟。两个人都是位高权重之人,享受着最高的俸禄受万人敬重。巧合的还是两个人的老师居然都姓蔡,一个是蔡四,教出了李鸿章。还有一位叫做蔡璞斋,是彭玉麟的老师。

李鸿章是最早的启蒙工作是由他的父亲负责的,后来李鸿章到了私塾学习,前后在李访仙和徐子苓受教。二十一岁的李鸿章到了京城,开始拜后来的曾国藩为他的老师。可是关于蔡四的说法的流传非常广远。

李鸿章小的时候就有很好的资质,看过的文章经常一遍就可背下来,什么四书五经也是不在话下。这就让教书的先生非常尴尬,因为一般人还真的教不了他了。后来,李鸿章的父亲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当地最有才华的蔡四先生,希望可以给李鸿章指点一二。蔡四也非常喜欢李鸿章,于是李鸿章就干脆去了梁园学习了。

蔡四的教学非常的严谨,在教导李鸿章上他更加是费时费力,因为他也看出来李鸿章未来必成大器。就这样子,蔡四对李鸿章循循善诱了三年,两人的感情也在日益深厚起来。

以前的私塾,老师拿着戒尺是非常常见的,也可以说是一个老师的标准的形象,谁要是没有拿个戒尺别人还不觉得你是个老师呢。后来李鸿章顺利的考上了进士,在京城平步青云。但是非常有趣的是,蔡四作为老师也是满腹经纶却一直没有考上,好像和科举考试没有缘分一样。李鸿章自然也是非常不好意思,每次想到恩师又考举失败了就非常过意不去,但是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也只能叹气了。

有一天进宫,李鸿章硬是向慈溪说,自己虽然已经可以为国效力了,但是却不可以忘记恩师的教诲,自己想保举恩师出山一齐为国效力。慈溪当时也是非常喜欢李鸿章,她一想学生都这么能干,老师自然也是不在话下了。所以她说,准了,不过我也要考一考你的老师。李鸿章听后非常开心,想着终于可以把老师也接来京城报答他了。

蔡四知道后也是非常开心,心想着果然没有看错人,就来到了慈溪的跟前。可是蔡四虽然学识渊博,但是长这么大也没看见过什么大官,更何况现在慈溪就在他的面前,这可把他紧张的不得了。慈溪只是问了一句,蔡先生为什么屡考不进呢?蔡四就紧张的一句话也说不出了。后来慈溪还是念其师徒情深,奖了其一千青蚨以度晚年。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