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月4日,由刘少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的“反党集团”进行公开批判。此外,影响后世深远的“文化大革命”,也在此次会议上得到通过。会议上宣称:“现在党和政府、军队里已经混进了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分子,必须要尽快打倒这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
既然通过了“文化大革命”,那么人们就开始思考,到底谁才是资产阶级分子呢?当时的“反党集团”(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已经被揪了出来,但是所谓的修正主义分子,肯定远远不是单单指他们四个人,那么是会议上所说到的“修正主义分子”指谁呢?当时的林彪鉴于整体环境,还不敢公开将矛头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而几年前中央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的经验告诉他,应该先拿朱德开刀。于是,朱德便“顺理成章”的成了“反党集团”之外的重点批斗对象。
5月12日,朱德批判大会召开,“修正主义分子”朱德在会上发言,宣称自己一直在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学习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思想,但是其他人完全不理会他的说辞,颇有心机的林彪还在会上借机污蔑朱德,并煽动其他人说朱德对毛主席做了无理的评价,他还在会议上当众攻击朱德是一个野心家,说朱德妄想借马列主义来暗地反对毛主席。
之后,四人帮之一的康生也攻击朱德,他说:“反对毛主席思想是最高最活的马列主义,是当代马列主义的顶峰,就是反对毛主席的指导思想,你在这方面和反党集团的人是一样的。”朱德当即辩解:“我并不是反对毛主席的意思,毛主席的思想要不断学习,马列主义的书也要读”。然而,狡黠的康生却不容朱德继续辩解,他蛮横地打断朱德的话,并继续对朱德加以莫名的攻击,甚至诬蔑朱德妄想取代毛主席。于是,在一众所谓审判人员的煽动下,其他人开始对朱德大加笞伐,他们声称朱德就是当是党内最危险的人物,是一颗隐藏在党内的定时炸弹。
此后,同年的5月23日,林彪等人又召开了对朱德的批判大会。对于这些莫须有的诬蔑,朱德感到非常无奈,他感到自己无力辩解。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朱德时不时的就会收到批判和打压,以致于在其后来的岁月中,一直不得志,在抑郁中度过了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