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一个名叫王继先的医生因医术高超,大受赵构宠信,“日渐贵宠,累官至荥州防御使、昭庆军承宣使”。一时间,王继先红的发紫,成为与秦桧一样炙手可热的人物。
自古以来,医生社会地位低下,“医,重任也,贱工也”,担的责任大,身份却卑微。东汉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正史中却名不见经传,其他人可想而知。虽然宋代的医生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学医出身的官员仍不得换授文资,免得“伎术杂流,玷辱士类”。赵构虽然宠信王继先,也不敢坏了规矩,只能授予他武职。王继先虽然也懂得夹紧尾巴行医,但他的这种长短速度也令朝野士人侧目。台谏官员发扬风闻奏事的传统,纷纷上表章弹劾。
眼见的群议沸腾,赵构不得不出面维护,公然宣称:“桧、国之司命;继先、朕之司命!”
官家的话既然都说这个份上了,再弹劾王继先就是不识相了。众官员混迹官场,都是人精,当下都沉默了。
王继先(1098~1181)是开封人,出身医学世家,王家擅治各种疑难杂症,伯父在开封城中县壶济世,以黑虎丹自名,有“黑虎王家”之称。
王继先“医术之精,罕见其比”,史料中有许多关于他行医用药的记载:
宋室南渡,赵构在逃难扬州的时候朝不保夕,却仍要坚持行郊礼宣扬自己继统的合法性。哪知道万事俱备,距离正日子还有两天,脑袋上突然生了一个瘤子(赵构坏到头顶生疮,没有脚底流脓,说明还不是那种坏到不可救药的),一戴皇冠,就疼痛难忍。短时间内又来不及做新的皇冠,郊礼又是国之大典,穿戴服饰有严格的礼仪制度,丝毫马虎不得。
群医束手,赵构命人物色良医,王继先一试身手,很快药到病除,从此成了赵构的首席御医。
王继先一见之下,笃定道:“官家不必多虑,明天就好。”
一剂汤药下去,那瘤子就象长了腿一样,从脑袋上移到了肩膀处,不一会儿,就消失的不见踪影,似乎从来没有生过一样。如此神乎其神的治疗手段,令人称异,惜乎其治疗方法不传。
又有一次,赵构腹泄不止,王继先奉召入宫诊治。到了宫中,他却并不急着治病,而是“乞先赐瓜”,吃完后再静心治疗。赵构见他走的额上汗津津的,立即令左右取瓜来。见王继先吃的香甜,赵构忍不住大吞口水,犹豫再三问王继先:“我能不能也吃几块瓜?”
王继先听了连称死罪,道:“微臣罪该万死,刚才我吃瓜正是为了‘启陛下食也’。”
赵构吃了几块瓜后,腹泄的病不治而愈。左右人见状大惊,赵构问起究竟,王继先这才说明原委,原来赵构是中暑了。
从这则记载来看,其他医生见赵构腹泄,就不敢让他乱吃东西。王继先医术高明,只是让赵构吃瓜宣肺利尿,就治了他的中暑。
有人认为,赵构吃的瓜是西瓜,因为西瓜有“多食致泄”的药效,但考虑到西瓜传入南宋与否尚不确定,即便传入南宋,也在试种阶段,味道很一般,其医用价值是不是为医家所重视更是不得而知了。将赵构当成小白鼠试药,王继先似乎不会将身家性命视为儿戏。至于这瓜究竟是什么瓜,留待有心人考证好了。
后来,王继先被贬夺官,家产也被没收充公。已是太上皇的赵构因“苦脾疾”而年迈体弱,王继先的继任者王泾用医孟浪,开了一剂泄药,赵构吃了,蹬腿驾崩。
一样是泄,同样是姓王的御医,一个是谈笑间起沉疴,一个是虎狼药送人归天。
王继先还经常为赵构生母韦太后治病,据说每次都是药到病除,他的名声大噪绝非浪得虚名。
抗金将领韩世忠病重,王继先奉旨前往诊视。当时韩世忠已经休克假死,因为王继先拯救及时,措施得力,病情得到控制,韩世忠转危为安。
这种情况,在现代医院的急诊室中每天都有发生,但事情是发生在八百年前,王继先的医术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王继先不仅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成就也斐然。他钻研前代本草典籍,看到其中有许多错讹不足之处,于是呈报赵构,要求修改。在高宗的允许下,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继先会同御医张孝直、柴源、高绍功等人检阅校刊,在《证类备急本草》《大观本草》的基础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修订校补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绍兴本草》)。
增修本草,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哪知给事中杨椿却诬蔑王继先此举是“欲得节铖”。杨椿认为,不想当将军的王继先不是好医生。好在赵构并不是好欺哄的主儿,《绍兴本草》得以刊行,惜乎后世并无官方版本遗存。
王继先医术高超,为他的平步青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妻儿也夤缘而上,得封美职高官。
赵构在位期间,王继先圣眷优渥,据史料记载,赵构将国事委任秦桧,以家事委之宦官张去为,将自己的保健护理工作则交给了王继先。秦桧早已被贴上了卖国奸贼的标签,而太监也被扣上了柔佞的大帽子,王继先与这二人为伍,被指为“凭恩恃宠”,千夫侧目也是情理中事。
有读史不求甚解者,将王继先的发迹说成是走了秦桧的门路,认了张去为干爹。对于这种信口开河,只有呵呵了。
张去为是韦太后身边的亲信太监,韦太后回銮是绍兴和议达成后的事情,其时,王继先早已经是赵构的首席御医,让王继先去拜一个没卵子的太监当爹,这个实在是太富想象力了;秦桧权倾朝野,王继先与之有来往不足为奇。既说奴事秦桧,又说与秦桧妻子王氏结为兄妹,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根本不值辩驳。
然而,被赵构视为“司命”的王继先,最终被弹劾贬职、夺官、抄家,押往福州居住,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史书讳言赵构患有心因性ed之事,王继先从一个江湖郎中到首席御医,就是因为他擅长男科,最擅长的就是治疗男性的不孕不育。
建炎三年,金兀术率女真大军南侵,兵锋直指赵构驻陛地扬州。消息传来时,赵构正在一名宫女的身上大展雄风,听到这个消息,惊恐万分,立即率左右亲信逃离是非之地。人虽然逃过女真人搜山检海的追杀,却因此而罹患心因性ed。赵构彼时正是龙精虎猛的年纪,面对无数后宫佳丽却只能...(此处情节,读者须自行脑补)。
赵构身患此病,不便声张,只得偷偷地向王继先请教解决之道。王继先祖上即善于治疗各种的疑难杂症,黑虎丹正是一千年前的“伟哥”。在王继先的悉心医治调理下,赵构得以重振男性雄风。这种事情,当然不足为外人道,所以无数台谏官员累章弹劾,赵构只是不予理会。
赵构虽贵为九王至尊,但也是个普通男人。失去了性动力,不但皇帝做的无趣,活着也是生无可恋。赵构患有ed的事情属于国家机密,王继先所以得宠,不但与其帮助赵构恢复了男性功能,更因为他知道三缄其口,保密工作做的好。
南宋中兴四大将中,惟有岳飞被杀,原因之一,也是他公然建议赵构立储。立储,势必将赵构没有生育能力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莫说一个帝王,就是普通男人,你说他死精少精,估计也会雄起一把,和你当街打个头破血流。
赵构自从用了王继先的伟哥,夜夜新郎,希望江山社稷有个继承人。这一等就是三十年,赵构努力耕耘,可是后宫的妃嫔始终无法受孕。就在他对王继先的医术产生怀疑的时候,有大臣指出:王继先其心叵测、其心可诛,赵构不孕不育的原因,就是因为王继先为赵构调制的药中有仙灵脾这味中药。
原来,仙灵脾这味药,在本草中也称之为淫羊藿,现代医学证明,可以补肾阳、强筋骨,临床多用于治疗阳痿遗经、风湿痹痛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淫羊藿这味药,味辛寒、利小便、益力气,强志。据陶弘景《雷公炮炙论》中记载,西川北部有羊,最喜欢吃这种草,羊吃了这种草,“一日百合”;人吃了这味中药,“好为阴阳”。因为这名字不雅,所以改名为仙灵脾。
淫羊藿虽然壮阳,但久服会导致死精少精。这一点,戳中了赵构的痛点,三十年来,自己辛勤耕种原来都是无用功。
虽然恨的牙痒,却不能不教而诛,只好将王继先贬官、抄家,稍泄其愤了。
许多人误以为,岳飞的死只是“莫须有”三字,其实是对历史的误读,岳飞之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越职言事,建议赵构立储,这个建议无疑是赵构最不足为人道的隐私,说赵构不中用,无疑是当众打官家耳光,这个不论是皇帝,还是庶民,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说岳飞死于政治不成熟,似乎并不完全对,岳飞不仅是政治不成熟,简直就不通人情世故了,皇帝没有生育能力的事情,怎么可以四处张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