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记毛主席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毛主席写的充满了豪情壮志的诗句。

诚然,要换取和平与安宁的世界,就必须革命;而要革命,就必定会有流血牺牲。

为了革命的成功,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毛主席的两位胞弟毛泽潭、毛泽民,堂妹毛泽建,娇妻杨开慧、以及毛主席和杨开慧所生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龙,侄儿毛楚雄等等共有十五位亲人牺牲在革命的征程上。

即使毛主席本人,也多次经历生死考验,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秋收起义期间。

那是1927年,年轻的毛泽东从安源前往铜鼓县领导驻军起义,途中落入了敌军手中。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捕。

然而,就是这一次被捕,毛泽东差点被敌人处死了。

毛泽东被捕的地点是在湖南浏阳县和铜鼓县交界处的铜鼓埠月形湾。

1936年,毛泽东曾亲口对美国记者斯诺叙述了这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当我正在组织军队,奔走于汉阳矿工和农民赤卫队之间的时候,我被一些同国民党勾结的民团抓到了。那时候,国民党的恐怖达到顶点,好几百嫌疑分子被枪杀。那些民团奉命把我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但是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释放我。普通的士兵都是雇佣兵,我遭到枪决,于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他们同意释放我,可是负责的队长不允许。于是我决定逃跑。但是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二百码的地方,我才得到了机会。我在那地方挣脱出来,跑到田野里去。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太阳落山。士兵们追捕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虽然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希望,觉得我一定会再被抓到,可是我还是没有被发现。最后,天黑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马上翻山越岭,连夜赶路。我没有鞋,我的脚损伤得很厉害。路上我遇到一个农民,他同我交了朋友,给我地方住,又领我到了下一乡。我身边有七块钱,买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吃的。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毛泽东“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的时候,时为秋收起义总指挥的卢德铭已率部来到了浏阳县文家市村。而在文家市村头当班站岗的,就是后来的开国上将陈士榘。

陈士榘在回忆录说,那一天,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回味、几十年来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的最神圣的一天!他甚至感到有一种天外来客、神仙下凡的感觉。

他说,那时村外路上渐渐走过来一个个子很高、头蓄长发、身穿蓝布衣裳的男子。男子的脚走起路来有些跛,身子晃来晃去,看样子不像个种田人。于是,他便喝住了那个男子,命令他接受盘查。这个男子很配合地站住了,他说:“我是毛泽东,是从铜鼓来的。”

陈士榘一下子愣住了:因为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在湖北闹农运的时候就知道湖南有个农运领袖叫毛泽东,搞得轰轰烈烈,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这次秋收起义,毛泽东还是省委派来的领导起义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连起义中的总指挥卢德铭,都要接受他的领导。

陈士榘从没有见过毛泽东,这个人是否真是毛泽东他无法鉴别。正僵持时,这个自称是毛泽东的人提出要见卢总指挥,说有急事。陈士榘犯难了,因为站岗的只有他一个人。见陈士榘有点为难,那中年男子笑着说:“小同志,你现在一个人值班,不能离岗,你看能不能喊一个人来,我跟他去见卢总指挥,好不好?”

陈士榘看这个人态度谦和,话语亲切,加上他直接提出要见卢德铭总指挥,最终断定他就是毛泽东。不久,战友杨立三将毛泽东领到了卢德铭总指挥的房间内。

后来陈士榘听说,毛泽东原来预定要到前线来领导秋收起义的,但他在路经铜鼓时,被敌人设立的检查站怀疑是共产党,于是遭到了扣押。毛泽东机智应对,几经周折,才冒着生命危险从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溜了出来。他的脚就是在逃跑时不知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因为没有机会去诊所上药,所以就这样忍着伤痛来到了文家市村。

陈士榘感慨地说:“当时遍布全国都有检查站,但是这个小小检查站险些发生了改写中国历史的事件。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了毛泽东的身份,中国未来的走向还真的难以预料。”

曾担任过毛泽东秘书的谢觉哉也写有《浏阳遇险》一文,收集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的《星火燎原》第一卷第一集,详细记录了毛泽东遇险和脱险的全过程。

值得补充的是,毛泽东说自己在路上遇到的农民,即“同我交了朋友,给我地方住,又领我到了下一乡”的个农民,毛泽东曾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没有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上了井岗山。毛泽东派人下山找当地地下党,这才打听到了这位农民的名字,叫陈帷德,是铜鼓纸工工会会员。陈帷德后来他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工作。毛泽东曾给他写过一封信,称其是“救命恩人”。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