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日本帝国海军,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永野修身。此人是对美开战的急先锋,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军一号人物,唯一一个历任海军三长官人物,位列日本元帅海军大将。
据说,在他某一次讲话后,被人取了个外号,叫“精疲力尽大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永野修身(左)。网络图
永野修身,于1880年6月出生在日本高知县一个藩士的家庭。二十岁海军兵学校毕业后,就参加日俄战争,任海军重炮队中队长。在进攻旅顺的一次战斗中,他指挥炮队击中一艘俄舰,战后自此“发迹”,被送到海军大学深造。1928年,永野晋升少将,任海军兵学校校长。
“九·一八”事变后,早已是海军军令部次长的永野修身,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之后又向上海增派舰队,围攻中国守军,造成三万余中国军民伤亡,五六十万人无家可归。
1934年5月,西方国家在伦敦召开海军裁军会议上,作为日方全权代表永野修身大将,在会上提出了一份让英美等国瞠目结舌的庞大日本海军吨位计划,遭到拒绝后,永野代表日本政府宣布退出伦敦裁军条约。自此,日本开始疯狂地扩张军备。
1936年,“二·二六”事件爆发后,永野修身就任海军大臣。
永野上任后,开始执行他那庞大日本海军吨位计划。在他的推动下,广田内阁修订了“国防方针”,其中包括:装备50个师团和建造海上主力舰、航空母舰各12艘的扩军计划,及建造“大和号”和“武藏号”等大型航空母舰的补充计划,军费开支达14亿日元,占总预算开支的46.4%。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永野修身转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军事参议官等职。1941年4月,在日美交战前夕,永野修身出任军令部总长,成为海军部队的最高统帅。
同年11月30日,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询问海相岛田繁太郎和军部总长永野修身:海军到底对开战有多少信心?
永野修身坚决表示“海军对作战有信心”,之后,他又说:“不战必定亡国,战也许仍避免不了亡国。但是,不战而亡是丧失国魂的亡国,只有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才有可能死中求活。胜也好,败也罢,只要保留下护国的日本精神,我们的子孙就可能再起!三起!”
日本国内就给他起了个“精疲力尽大将”的外号。
之后,永野修身以天皇名义颁发了大海令第11号:“帝国决定于12月上旬对美、英、荷兰开战”,“联合舰队依据大海令第9号,支那方面舰队依据大海令第10号展开作战”。紧接着,又发出大海令第12号,命令山本五十六“于12月8日零时以后依据大海令第9号发动武力攻击”,此“大海令第9号”就是偷袭珍珠港的命令。
由于永野修身的开战“功绩”,1943年8月晋升为元帅,次年修身辞去职务。
1946年2月,永野修身以“反和平罪”被逮捕,列入首批28名a级战犯名单。翌年1月5日,患肺炎在巢鸭拘留所死去,逃脱了最后的审判。(专注于历史里的日常生活,它可能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有确定性的答案,不过更加有趣。号:songshugo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