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底,周总理病重在床,他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最后的旅程。
在最后的日子里,周总理不停地约见一些人到病房来,向他们讲解自己内心深处一些放不下的事情,一些放不下的人。
周总理叫来了中央调查部的负责人罗青长,用微弱的气息说出了一些人的名字,然后说了一句话。
“一切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你们都要不要忘记他们。”
这里面,就有杨登瀛的名字。
杨登瀛,广东香山人,青年时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加入国民党。因结识青帮大佬、陈立夫的亲信杨剑虹而加入中统。遂跟随杨剑虹负责中统在上海的事宜。
此后,陈剑虹因为贪污案自杀,杨登瀛接班成为中统在上海的总负责人。
杨登瀛就此成为上海滩八面玲珑的人物。中统是他的组织,陈立夫是他的上司。另外,国民党组织部秘书张道藩是他铁哥们,租界警务处督察长兰普逊是他的朋友。加上早年留学日本,还是一个日本通。
这样的人在上海当然吃得开,兜得住。如果没有变化,他极可能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乃至做到国民党的高层,解放战争后,可能随蒋介石去台湾,做一个寓公。
1928年,一个人的来访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来访的人叫陈养山,是一位共产党员。
陈养山不是故意接近杨登瀛,他当时因为各种原因跟组织失去了联系,呆在上海准备重新找到组织。在这其间,就结识了杨登瀛。
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陈养山发现杨登瀛的思想还是很进步的。遂萌生将他介绍给组织的念头。
正好周恩来从武汉来到上海,组建中共的第一个正式的地下组织上海中央特科。
听了陈养山的汇报后,周总理觉得能在中统里有这么一个人太重要了。于是,决定派当时中央特科下情报科的科长陈赓与他接触。
在上海的外滩,陈赓与杨登瀛见了第一面。两人交换了时局的看法,陈赓希望杨登瀛能够替中共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随后,陈赓给了杨登瀛两根金条,并表示以后每月提供三百光洋做经费,让杨登瀛能够在上海多结识一些重要人物。
从此,杨登瀛就成了中共在上海最重要的情报来源。他也为中共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1928年,帮助中共特科处决出卖彭湃的叛徒白鑫。
1928年,中共党员戴冰石秘密叛变,杨登瀛及时通知中共特科,此人被铲除。
同年,中共另一位姓顾的党员跟上海警备司令部联系,准备叛变,经杨登瀛通知,被中央特科下专门负责保卫的红队消灭。
1929年,中共叛徒陈慰年欲出卖党内文件,杨登瀛用两根金条将其买下交给陈赓,陈慰年随即被红队处决。
年底,杨登瀛成功营救被捕的任弼时。
……
可以说,杨登瀛的存在,为上海中央的立足打开了空间。杨登瀛也很有希望为中共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在1931年,出了一件大事。
中央特科保卫科的科长,也就是红队的队长顾顺章叛变了。此人掌握着上海中央绝大部分的机密。
这原本是对中共的致命一击,但顾顺章叛变的消息被打进敌人内部的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截取,通知了周恩来。
顺便说一下,钱壮飞能够打入中统,也是杨登瀛从中牵的线。
当时,周恩来率领大家紧急撤离,数天没有休息、精疲力尽的周恩来还破天荒地跟陈养山要了一根烟抽。
大部分顾顺章知道的人员都撤走了。陈赓找到杨登瀛,让他避一下。
杨登瀛说没事,我不信他一个顾顺章能够把我怎么样。
第二天,杨登瀛被抓。
不过,半年后,杨登瀛又被放了出来,一来是他的朋友中统骨干张道藩想了办法。二来,也是中统自己不愿意说出来。
中统总部的机要秘书是共产党员,而杨登瀛这个陈立夫亲自提拔出来的人竟然是中共的内线,这说出去,实在没有面子。
不过,杨登瀛就此离开了中统,国民党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反省院的院长职务。所谓反省院是中统的一种特殊监狱,进去的人主要是进学习班。
这是很边缘化的工作了。
解放时,杨登瀛自然就去不成台湾,他留在南京,因为没有什么正式工作,就在街上摆地摊卖香烟为生。
而在这时,新中国的南京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在国民党内任过职的进行登记 。
杨登瀛一想,我早已经不干了,而且我还为共产党做过事,问心无愧,就没去登记。
期限过后,杨登瀛就被逮捕了起来,准备判以重刑 。
杨登瀛这才想起来,当年顾顺章叛变,陈赓跟他说的话。
“今后共产党要得天下的,到那时我们决不会忘记你”
杨登瀛请陈赓跟陈养山替他作证,这才被释放出来。后来,杨登瀛去了北京,跟陈赓、陈养山等当年一起工作的人见了面。
看到杨登瀛的生活比较困难,陈赓请示,经过批准,南京市公安局每月给杨登瀛发一百元的补助。
在1970年的冬天,杨登瀛去世,临终之前,他对子女说:“我不是特务,不是叛徒,也不是什么内奸,我到底算一个什么人,自己也说不清,但周总理是知道我的……”
他相信周总理,周总理亦没有忘记他。
这是革命的信任,也是江湖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