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修建圆明园软禁慈禧太后?是的,同治帝就是这么想的

慈禧因为生了同治皇帝载淳,母因子贵当上了西太后,但她天生的霸道性格,使她很少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她一贯的好胜心和主宰欲,使得她从一开始就给予同治皇帝以各种各样的压力,载淳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他在没有竞争却缺少关爱的环境里逐渐成长,虽然日日学习,可他的学业鲜有进步。直到他16岁的时候,连皇帝每日需要批阅的奏折,仍然“读折不成句”。而处于青春期的他,又开始在纵情声色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不管怎样,同治帝都在渐渐的长大,慈禧知道清初的顺治帝与康熙帝都是14岁亲政,按照惯例和成制,她也应该在同治八年(1869),同治帝14岁的时候,给他举行亲政仪式,将皇权悉数交予儿子,而她也应撤帘,由前台回归幕后。但慈禧不愿意,她不愿意就此放弃权力,放弃由权力所带来的快感与充实,她找出种种借口,尽量推迟还政的时间。慈禧所能找到的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皇帝学业不成”,她不断指责师傅们“督责不严”,从而很容易地就为自己的不撤帘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由于慈禧与同治帝之间的情感交流不畅,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儿子的身上,又造成母子失和,慈禧虽然有望子成龙的那份渴望,但却培养了一个不堪大用之材。同治帝是皇权的法定代表人,慈禧却是无上权力的实际操纵者,虽然他是她的独子,他是她唯一想去爱的人,但他们彼此心存芥蒂,她的母爱严厉而专横,他的孝心疏远而叛逆。她想让他听话,他想让她走远。

但皇帝毕竟一天天长大,归政是早晚的事情。终于在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十八岁的同治帝在太和殿举行了亲政大典,大清王朝第十代皇帝在经历了十二年的蹉跎之后,终于开始了他亲政的人生岁月。与此同时,在属于男人的权力场中苦心经营的慈禧,也不得不回归幕后。

但慈禧是天生的权力狂,即便儿子是皇帝,她也不会把权力完全放手的,那么同治帝用什么来回馈慈禧呢?其举动可谓是震惊朝野的大举动——重修圆明园。当时这在朝野间产生了巨大冲击。人们纷纷提出质疑:有重修圆明园这种可能吗?再造如此庞大、精美的工程,朝廷有这样的财力吗?

要重修圆明园,保守地估计也需要斥资白银一千万两以上甚至更多,国库空虚,如此一笔巨款在当时根本无法筹措。对此同治帝是应该清楚的,他曾经为财政的窘困而采取过节省开支的措施,那么他又为什么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启动重修圆明园的工程?

其实,他主要是出于一个不能昭示天下的理由:将慈禧送出紫禁城,类似“软禁”般将她放到圆明园中,自己独揽皇权。

慈禧是一个的严母,性格跋扈,在与儿子的相处过程中处处插手,批评、指责代替了母亲应有的细腻、温柔。更加过分的是慈禧对同治帝的私生活横加干涉,并将对儿子的不满情绪迁移到皇后的身上,使得深爱皇后的同治帝难以忍受。因此,他竭尽全力希望把母亲送出紫禁城,送到能让母亲颐养天年的乐土上去。重修圆明园就是最好的方法。

重修圆明园,如果没有慈禧的支持,刚刚亲政的同治帝是无法进行这项庞大工程的。据说,慈禧开始并没有想到同治帝心里的小算盘,于是喜好奢侈的她十分支持重修圆明园的计划,慈禧是一个惯于讲排场和享受的女人,后来她曾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挪用海军军费去修颐和园,致命中国在甲午海战中败给日本。

修建圆明园时,慈禧还曾经亲自校审圆明园修改图样,因为在修改计划中突出了对慈禧居住和游玩的安排。万春园成为专为慈禧规划的庭院,将昔日与咸丰帝共同居住的天地一家春的名字移到万春园中旧日敷春堂、水春室的故址上,并在此规划出一个规模宏大的集观戏、演戏和后台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群,供慈禧消闲。满足了慈禧观戏、游玩的欲望。

同治帝重修圆明园的计划,无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她对奢侈生活的渴望。而同治帝有了母亲的默许和支持,也就更加有恃无恐地启动了大兴土木的工程计划。

同治十三年初,工程开工以后,几乎每个月同治帝都到工地视察,并借此机会遍游周边山水,还时常在外留宿。深居后宫的慈禧并不知道。意气用事的同治帝,视国事如儿戏,置王朝命运于不顾,使朝中大臣们十分担忧。恭亲王奕訢预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会导致同治帝荒于政事愈加严重、终将一发不可收拾,而且王朝的未来也会掉进圆明园工程这个无底洞里。

奕訢等十多人出面干预后,同治帝却打算尽革恭王奕訢等人官职,其原因之一也是他觉得这帮人都是他母亲慈禧一派的人,干预了他玩耍的兴致。同治帝如此一意孤行,慈禧十分担忧。如果真的开去了这十几位朝廷重臣的职位,不仅朝政的正常秩序将被打乱,而且朝野上下势必会莫衷一是。谙熟朝政运作的慈禧与慈安急忙赶至弘德殿,在同治帝将谕旨明发之前,出面干预。见母后动怒,同治帝不得不恢复所罢各官职务,并停修圆明园,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同治帝亲政的一年中,在嬉戏中做了两项关乎王朝命运的决定:一是重修圆明园;一是尽免恭亲王奕訢和御前大臣及军机大臣的职位,目的都是要尽量远地摆脱他的母亲。这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同治帝是一个既无统治之道,又乏驭人之术的人。而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拙劣表演,也是慈禧教子的失败结果显现。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