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别让喜怒哀乐伤了你的心肝脾肺肾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黄帝内经》中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01、喜伤心

俗语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在高兴的时候,体内气血运行舒缓平和、通达顺畅,所以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良性的情绪活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中枢,不可过旺,不可过弱,如果出现超乎常态的“喜”,就会扰乱心神,令人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就是讲他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

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当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02、怒伤肝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故当生气后,人们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饭、腹痛等。

严重的话在临床上有出现愤怒过度造成的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周瑜时,作者写道“周瑜忽大叫一声,口中喷血,坠于马下“周瑜就是因怒伤气,导致出血。

因此,应尽量戒怒,心态平和则对人对己都有益处。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去制怒,然后,有意躲开一触即发的发怒现场,争吵对象。尽量戒怒,因为这样对人对己均有益。

03、思伤脾

脾主运化,思虑过度,不仅会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并且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日常之久还会导致机体的气血虚亏。再者,气为阳,喜动,它携血而行,流通于全身,所以《黄帝内经》中提醒人们注意“思则气结”千万不可忧思太过,以免造成体内气血郁结,痰湿淤阻,经脉不通,从而危及身体健康。

宋词讲“相思最苦”,既有心理上的痛苦,还有生理上的折磨,若不解除,它的最终结果就是形体消瘦,“衣带渐宽”。

《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若过度忧愁、思虑,则不仅损伤肺气,也要波及脾气而影响食欲。传说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就是因为心中有事,过分忧愁所致的。

04、忧伤肺

忧是与肺有密切相连的情志,人在忧伤时,最容易耗气伤肺,因为在脏腑中肺主一身之气。中医认为气宜聚不宜散,宜藏不宜漏。而过度的悲伤。就会造成肺气的泄露和耗散,最终导致身体虚损,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

忧与悲都会伤及到肺,所以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的说法。《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整日郁郁寡欢、悲悲切切,最终因肺病而死,就是大悲伤肺的最好的证明。

05、恐伤肾

人在遭遇惊恐之事时,大多会有下肢无力,甚至小便失禁的症状发生,故《黄帝内经》中说“恐则气下,恐则气乱”,这里的“下”字,一是说人在恐惧的时候,气血多会向下运行,二是指肾,因为肾位于人体躯干的下端,属下焦,司二便,所以中医常说“恐伤肾”,在临床上确实如此,例如老百姓形容一个人害怕时,常常会说他“吓得屁滚尿流”。

再比如,小孩忽然间受到惊吓,就时常会尿裤子。还有比如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在面对重大考试紧张的时候,是不是总想上厕所呢!

人的生命中,如果缺乏一种良好的心态,不懂得怎样去调节自己的情绪,那就很难做到“养生”所以,想要五脏健康,就要学会控制”喜怒哀乐”情志的变化。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