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针灸近30年,临床上经过探索和观察,我采用艾灸“痔点”治疗内、外痔疮患者50余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以求抛砖引玉。
1、一般资料
50例病人中男31例,女19例。20~35岁15例,35~50岁25例,50岁以上10例,病程1—3年30例,3~5年20例。内痔18例,外痔20例,混合痔12例。
2、施术部位及方法
施术部位:在腰部的肾俞穴至大肠俞穴之间寻找瘀点,一般为红色或紫色点(但要与本身皮肤的红痔区别),颜色越深,说明痔疮程度重,病程久。
方法:可采取着肤灸、隔姜灸、悬灸3种方法。着肤灸一般每个点1-3壮,隔姜灸一般3~7壮,悬灸10~15分钟,均为3天1次,5次1个疗程。
3、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肛门体检痔核脱落,皮肤光滑,无任何临床症状。半年后无复发。
好转:治疗后肛门体检皮肤光滑、平整。一般无症状,但在食辛辣刺激物后有反应。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4、治疗结果
内痔18例中全部痊愈,其中男15例,女3例。
外痔20例中痊愈18例,好转2例,其中男15例,女5例。
混合痔12倒中痊愈10例,好转1例,无效1例。其中男5例,女7例,无效1例为女性。
5、典型病例
张xx,女,24岁.未婚,彩印工人。1995年10月27日就诊。自诉大便时肛门坠胀。每次有鲜血数滴流出,先便后血,疼痛难忍:小便不利,便前精神十分紧张,口渴,舌红脉数。在肾俞与大肠俞之间找“痔点”双侧(痔疮反应点)。其状绿豆大小,色深红,压之不褪色。在此点施以悬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治疗2次后,小便利,血止,连灸4次,渚症消失,巩固3次而愈,至今年余未复发。
熊xx,男,37岁,已婚,汽车司机。1996年4月20日就诊。自述大便时出血已2年余,先血后便,色为鲜红,肛门坠胀,平常喜吃油腻。尤其嗜好大蒜、辣椒。症见短气懒言,食少乏力,舌淡脉弱。选好“痔点”(双侧)用隔姜灸法,每穴灸7壮。5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大便血止,解便利,食欲增加,精神转佳,嘱其少食辛辣食物,再巩固1疗程。诸症消失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6、体会
痔疮临床按发病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本病多因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泻痢日久,长期便秘;或饮食失调,嗜食辛辣甘肥;或劳倦,胎产等而发病。
病例1彩印工人,由于长期坐位操作,以致肛部气血滞滞,淤血滞于肛门而生痔核。病例2由于过食油腻、辛辣,胃肠湿热内阻,导致肛门气血不调,络脉淤滞,蕴生湿热而成痔疮。根据其病因病机,治宜调理气血,消淤祛滞。
取肾俞与太肠俞之间的“痔点”或皮肤异点,艾灸施治。灸“痔点”在肾俞与大肠俞之间,正在膀胱径之循行的通路上。(灵枢.经别》篇说:“足太阳之正,别人于瞩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人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施灸此点,能温通疏导膀胱经气而消淤滞。肾为先天之本,且与膀胱相表里,灸此点以扶先天之本。有补后无不足之意。标本兼施,故能获取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