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著人。”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这些记载和论述,说明了艾灸既可防病,又可治病。
那些人适用艾灸
寒性体质的人
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都是宫寒的最直接体现。此外,面色暗沉无光、皮肤干涩松弛,脸上长斑,气色差,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肚子赘肉多、体形发胖……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气血两虚引起的宫寒。
艾灸可温宫散寒,活血通经,调和气血,使面色红润,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排毒,从而让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健康年轻。
湿寒重,长期吹空调的人。
夏季湿气重易导致关节风湿、肌肉僵硬,尤其是肩颈酸痛,水肿肥胖,面色蜡黄……冬季来临,寒气入体,造成湿寒交加,此时艾灸,可直接将阳气注入,把体内的湿寒祛除,疏通血气,补充精神,恢复身体健康和活力。
易受寒、易腹泻、怕冷人群
此外,易受寒、易腹泻、怕冷人群,风湿关节、肩周炎、颈椎病患者突出都可通过艾灸中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的作用,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