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艾灸驱寒气百病少 养阳四忌要记牢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面讲:「春夏养阳……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夏天特有的气候特点,是体寒阳虚的同学们的一大福音,利用得当,调养得法,能让许多烦恼不已的问题慢慢得到缓解和改善。养成一个阳气充足的身体,让你不再畏惧严冬。

所以,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期待的季节了,一是因为很多浪漫的好事都在夏天发生,二是因为可以趁着这个时令来调养自身的阳气。

阳虚体寒的人群,大多存在这样的一些困扰:

怕冷,手脚甚至肘膝后背冰凉,睡一晚上都暖不过来

乏力,精神萎靡,易疲劳,不爱动

容易感冒,且恢复时间较长,易过敏

消化功能差,经常觉得腹痛腹胀,肚脐和小腹周围不温

容易拉肚子,有时大便里会有没消化的食物,或经常便秘

面色暗淡无血色

女性易痛经,生理期紊乱,天冷可能经期延后或月经量变少

男性性功能衰减,性冷淡,偶有腰困腰痛

舌苔淡,舌体胖,有齿痕

脉搏摸上去细微无力

一忌:熬夜晚起

夏季养生原则虽有「晚睡」的原则,但中医概念上的晚,也指在亥时(23点前)入睡。亥时又称「人定」,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此时人应当停止活动,乖乖躺床睡觉了。

熬夜的伤害:「油痘伴面脾气暴,口舌生疮会健忘。伤气伤血生虚火,脱发怕冷还会胖。」表面上看,熬夜影响的是肝胆和三焦的功能。时间久了之后,各脏腑器官必然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身体为了完成修复,自然会调动精气元阳去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注意,阳气不足在所难免,虚寒的症状也就接踵而至了。

在这一点上,不管你是不是阳虚体寒,跟着时令走,保持正常作息尤为重要。晚上不睡,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封杀阳气。简单来讲,晚上不睡,就像冬天的时候,把家里的粮食都扔掉了,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到春耕的时候,辛勤的劳作,再播种下种子,以期待秋天有个好的收成,就是早起。

二忌:过食生冷

天气炎热,人汗流浃背、心烦意乱,冰冰凉凉的水果、饮料、雪糕真的让人无法拒绝,也难免会多吃几口。过食生冷的危害自不必说,想破除阳虚体寒魔咒的同学,管好自己的嘴巴,对西瓜、香蕉、甜瓜、火龙果等水果,以及冰淇淋、饮料、牛奶、海鲜、啤酒、绿豆汤、凉茶等寒凉的食物多留点心,少吃几口,养好身体,你还能多吃几年。给大家几点建议供参考:

刚从冰箱冷柜里取出的食物饮料不要立即下口

入口感觉温度较低的饮料食物含一含再咽

美食佳饮不贪嘴,解馋即可

想吃水果必常温,或蒸煮一下、撒些肉桂粉也可

随身带个保温杯装温热的水

喝东西时小口慢饮,徐徐咽下

三忌:过度贪凉

常言道「避风如避箭」,这一点在夏天尤为重要。由于天气的关系,此时节人体毛孔相对疏松、腠理也关闭得不是很严,如果贪图一时清凉畅快,就会引狼入室,让虚邪贼风堂而皇之进入身体。

乘凉时,大家可以参照以下建议:

避免空调温度过低,以体感舒适(26~28℃)为佳

避免被风直吹身体,尤其是刚进入室内、汗出淋漓或入睡时

睡前给空调或风扇定个时,临床的窗户关好,避免整晚都在吹

长居空调环境(办公室、教室、图书馆)中时,保护好后头颈、关节、肚脐、脚踝、脚心等部位,可以随身带件挡风的外套在感觉冷的时候盖上

避免久处于空调环境中,定时到室外活动一下,晒晒太阳

四忌:冷水洗漱

有时因为天气太热,一些身强体壮的同学就喜欢用冷水洗漱,特别是男同学。而冷水洗漱的弊端与空调风扇直吹体表大同小异,都是在不经意中让寒邪通过疏松的毛孔腠理进入了身体,致使阳气损耗。体寒阳虚的同学,就是在一刻一刻的冰爽刺激中,一点点累加导致了当下的情况。

所以,即使是天气炎热,洗漱的水温也不应低于37℃。身体虚寒的同学,用来洗手、洗脸的水也应该是温热的。曹庭栋在《老老恒言》里就有过「热则能行血气,冷则气滞……夏月井水阴寒,洗手亦恐手战,寒透骨也」的说法。养阳的关键,不仅在于补,更应当时刻注意,避免阳气的徒劳消耗和寒邪的侵犯。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充斥全身,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统称为阳气。比如,阳气储藏在肾里就是元气,常说“元气大伤”,就是伤了阳气。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人的各项活动都需要消耗阳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阳气。中医认为,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可见阳气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的说法。随着岁数增大,阳气生发很困难,阳气越来越少,疾病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如何补充阳气呢?

这6个行为很伤阳气

1,早餐过饱;

2,贪凉;

3,熬夜;

4,太晚剧烈运动;

5,早上洗澡;

6,心态差。

4种方法最养阳

1最简单:晒太阳

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同,中青年每次1-2小时,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2最补阳气:艾灸4穴

艾灸可以帮助激发体内阳气,增强体质,特别是三伏天,可以很好的驱逐体内寒湿,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①风池穴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临床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颈项酸痛等症状。

②关元穴

关元穴为任脉要穴,临床用于治疗怕冷、尿频、小腹冷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③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夜尿频数、眼花、耳鸣等症状。

④劳宫穴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胸闷、心悸、手掌多汗等症状。

3最可口:艾草茶

先天之气来源于肾,后天之气来源于脾胃。脾胃保护不好,就得不到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没有了,肾的先天之气也得不到能量和补充。

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有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

4最舒服:泡泡脚

泡脚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