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阴虚湿热致口疮医案 具体处方来啦

治疗阴虚湿热口疮验方——口疮十三味(戳我去看)。很多读者希望可以看到此方的具体用药,小编当然会满足大家的要求,所以详细的医案验方来啦。但是还要提醒一句,每个人适用的方剂药量不同,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阴虚湿热

(一)概况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阴虚湿热证是指由阴液亏虚,脾虚不运,贼火湿浊胶结不化,游走周身所致的证候。阴虚多在心、肝、肾,湿热多在脾胃、肝胆、膀胱。阴虚湿热证根据病位不同,又以素体阴虚而兼胃经燥热、脾湿阳遏和阴虚湿热、气化不利两种变化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肤垢亮,发落稀疏,遍体疮疖,脚丫湿气,口舌糜烂,烦热汗出,脘腹痞闷,胸胁胀痛,尿黄浊臭,便黏不畅,会阴瘙痒,带黄味腥,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细濡滑等。此证多见于口疮、郁证、阳痿、尿浊、眩晕、痹证、不寐、盗汗、咳嗽、泄泻等病症。

(二)常用处方之一:口疮十三味

药物组成:肥知母,生石膏,淡竹叶,焦山栀,小川连,升麻,广藿香,北防风,大生地,粉丹皮,太子参,全当归,生甘草。

(三)医案举隅:阴虚燥热,脾湿阳遏

口疮十三味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

杨某,女,47岁。2015年6月26日初诊。

主诉:反复唇周、舌中、牙龈溃烂、灼痛5年余。

病史:5年来,唇周、舌中、牙龈溃烂、灼痛,游走不定,反复发作。病始常予锡类散、西瓜霜外涂可解,然久治无效。遂辗转求医,先后服用清胃散、封髓丹、甘草泻心汤、知柏地黄汤等方,似海底捞月,其效乏乏。前症缠绵,疲劳则作,寐差则剧,平素神疲乏力,烘热汗出,头晕目糊,口干而苦,燥渴多饮,腰腿酸软,胸闷心烦,夜寐不安,大便干稀不调。其人性格内向,多思善虑,未及更年,经断4年。

查体:舌尖、上腭各有一溃烂小脓点,中红边黄,边界清晰。舌质偏红,苔薄黄略腻,脉细虚。

中医诊断:复发性口疮。

辨证立法:阴虚燥热,脾湿阳遏为基本病机,肝肾阴虚,心肝郁火为兼夹病机。治以清热润燥、化湿醒脾,先解基本病机之急。

处方:口疮十三味加味。

广藿香10g,北防风10g,肥知母12g,生石膏(先煎)30g,淡竹叶15g,焦山栀12g,小川连6g,升麻6g,大生地15g,粉丹皮12g,太子参15g,全当归12g,生甘草6g,蒲公英30g,鲜石斛12g。

水煎服,7剂。

二诊:2015年7月3日。服药1周,舌尖、上腭疮面缩小,灼痛大减,口干而苦、燥渴多饮亦缓,唯头晕目糊、烘热汗出、腰腿酸软、胸闷心烦、夜寐不安如故,舌苔由薄黄腻转为薄黄。新添大便稀溏、肠鸣时作。此脾湿阳遏较阴虚燥热为重之故,遂上方去蒲公英、鲜石斛,加炒白术15g,白茯苓15g,以达健脾渗湿之效。

三诊:2015年7月31日。上方连服月余,口腔内诸疮面悉平,灼痛亦除,烘热汗出、腰腿酸软、头晕目糊大减,唯觉夜寐不安、胸闷心烦。此心肝血虚,气机怫郁趋于主位,当改养血宁心、疏气达郁之剂善后。

处方:酸枣仁20g,淮小麦30g,青龙齿(先煎)30g,白茯苓15g,麦门冬15g,野百合20g,大川芎10g,茅苍术15g,制香附10g,焦栀子12g,六神曲10g,紫丹参20g,炒白芍20g。水煎服,14剂。

上方连服月余,诸症若失。随访半年,除偶因饮食不节而致口疮小发外,余时诸恙悉除。

按语:经云:“脾主口……在窍为口”,“口唇者,脾之官也”,“足太阴之正……贯舌中”。因此,脾胃疾病易循经上炎而引发口部诸疾。本案患者素体阴虚,饮食偏嗜,对烤麸煎炸、虾蟹海贝尤为钟情,以致燥热伤胃,湿浊伤脾,故舌尖、上腭灼痛,游走不定,口干而苦,燥渴多饮,神疲乏力,大便干稀不调。其人年近更年,真水不足,心肝失养,郁火上冲,则头晕目糊、烘热汗出、腰腿酸软、胸闷心烦、夜寐不安。其中,阴虚燥热,脾湿阳遏为基本病机,心肝郁火为兼夹病机。故初诊、二诊均以口疮十三味清热润燥、化湿醒脾,先解基本病机。时据阴虚燥热、脾湿阳遏偏甚而有蒲公英、鲜石斛、白术、茯苓增损。三诊,主症消失,心肝血虚,气机怫郁趋于主位,遂转以酸甘宁心汤合越鞠丸出入善后。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