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湿度很大,人体内的“湿”不能正常排出去,就会出现“湿重如裹”、气机不畅,造成旧病复发、旧病急发的危险。解除或减少“湿邪”对机体的伤害,除了减少受热的机会、防止中暑、及时增减衣物以外,还要从饮食上加以调整。
拒绝“湿邪”的5个妙招
1、饮食清淡
多吃清淡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特别是远离烧烤食物;少吃甜食;少饮酒;补充蛋白质和少量的瘦肉;多吃些有祛除湿气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薯、土豆、山药、黄豆芽、绿豆芽、冬瓜、白扁豆、赤小豆等。
2、适当饮水
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每天至少保证1500毫升,也就是3个矿泉水瓶的量。
3、多动排汗
要想去湿气,还要动起来。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的方法。不过,对于体弱、有慢性病的人,要量力而行,不要运动过量。
4、保持室内干燥
家里如果太潮湿,可以买来吸潮袋、吸潮盒甚至除湿机,也可打开空调的除湿功能,保持室内干燥。
5、慢性病人防湿热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不要忘记监测各项疾病指标,坚持服药;同时注意不要长时间、长距离的旅游,以免身体在营养相对不足的状态下承受更大的消耗,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夏季祛湿方大全
1、淮山芡实薏米汤
材料:淮山20克、芡实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猪排骨15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去掉硫黄之味。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排骨洗净斩块,芡实、北芪用清水洗净。将全部材料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尤适宜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溏者。便秘者不适宜。
2、薏米赤小豆汤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
制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尤适宜湿久化热、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者。
3、小米薏米芪莲粥
材料:小米30克、薏米30克、大枣10克、莲子10克、黄芪15克。
制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进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除湿、益气。以上所列食材为中年人用量,老年人应适当减量。
4、藿香荷花茶
材料:厚朴花10克、荷叶20克、藿香1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加水煮20分钟,隔渣取汁,作日常茶饮。
功效:能醒脾胃、芳化湿浊,适用于上焦困湿者,常见有口淡、胸闷、头重湿困、舌苔白腻等症状。
5、莲子扁豆祛湿方
材料:莲子(带心)10克、扁豆10克、猪瘦肉150-200克、陈皮1.5克。
制法:所有材料一起煮汤,煮一小时左右,加少许盐,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祛湿、清心火,适用于出现食欲不振、烦躁易怒、大便不畅、舌苔白厚的儿童饮用。
6、花椒蛇床子泡脚
材料:花椒30克、蛇床子30克。
制法:将药材洗净,放4碗水,煮35分钟,兑水1000ml,泡脚,每晚泡20-30分钟。
功效:祛下焦寒湿、补肾祛风,适宜手足发冷者,尤其适宜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