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过后,三伏天也日益近了,此时正是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最佳治疗时机。那么究竟什么是“三伏贴”?它又能治疗哪些消化系统疾病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三伏贴”与消化系统疾病那些事!
三伏贴”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冬病夏治”及“天人相应”的传统理论,在农历“头伏”、“中伏”、“末伏”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采用由天然中草药制备的纯中药膏剂,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之气,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该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在治疗胃痛、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厌食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效果明显。
为什么选在“三伏”天呢?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驰、毛孔张开,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阴阳的功效,从而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贴敷方法
一般成人4-8小时,儿童2-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慎食辛辣、海鲜、羊肉等食物。
贴敷正常反应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