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此时天气渐热,植物繁盛,雨量增多,由于出汗水分丢失多,脾胃消化功能会较差。而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能主运化。因此,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形成心脾两虚之候等。所以一些夏季疾病会随之而来:例如头痛、烦躁、失眠、免疫功能低下等等。因此中医认为,心交于夏,盛于热,旺于暑,也就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故立夏中医之道应当极其专“心”。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以祈求上苍带来好运。
拍打心包经畅通心经
《黄帝内经》中认为,心经是君主之官。君主之官就有个特性,就是君主不受邪。心包经相当于心经的外卫。外卫是代君受过者,就好像过去的宦官。如果君主有了问题,我们不能去打君主,就是不能直接去打我们的心脏,那会更加危害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是可以去打宦官,宦官就是替君主受过的,所以可以去拍打心包经。立夏之后可以多揉捏腋下的极泉穴,然后拍打两臂前缘的中线,这个动作对缓解心经郁滞等多种疾病很有好处。从中医五行理论,心属火,脾主土,火能生土,心脏的能力提升,必定能够提升脾脏的能力。由于心包经的通畅,能使心脏发挥正常功能,间接提升了脾脏的能力。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按摩心包经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多数疾病,按摩这条经络都能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推揉三穴养护心
中医认为立夏之后,重点在养心,为了更好的养心,我们要常按压三大穴位。这三个穴位是大陵穴、劳宫穴、内关穴。
劳宫穴,心为“君主之官”,五行中属“火”,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俞穴,同时又是荥穴。传统中医认为,荥主身热,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我们可以以指头揉捏按压穴位,直至穴位处感觉酸痛为止。凡是按到痛的点就要多按几下,最好按到让它感觉不痛了,按压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立夏之后自己常常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达到安神宁心、清热泻火的显著功效。
立夏之后要晚睡早起
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立夏之后的精神调养
中医专家提醒,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调情志是养心的关键。人的精神活动由心来主管,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在患者有剧烈情志波动时,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恼怒,可使阳升无制,血气上逆,发生突然昏仆,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所以人们立夏应怡情养心,多做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培养这些健康的兴趣爱好,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对养心非常有帮助。
立夏之后饮食要清淡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正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