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冬病夏治,很多人不会感到陌生。冬病夏治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易发作的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冬病夏治的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本周迎来三伏天,而贴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手段。在这被中医称为冬病夏治的最好时节,前来鹤年堂贴敷三伏贴的场面异常火爆,人们都希望通过贴三伏贴将冬病治愈或者缓解。专家提醒,冬病夏治要想达到好效果,在贴敷后还需要注意饮食等习惯。
冬病人群多为虚寒体质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这类人群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冬病夏治就是利用最佳时机把“寒”从体内逼出来。因为,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阳气正盛,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
三伏天补阳效果最佳
既然冬病可以夏治,那为什么三伏天是最好的夏治时间呢?实际上,三伏并不是什么大节,但老百姓极为重视这个节气,民间有“三伏进补”、“冬病夏治”、“夏练三伏”等谚语和风俗。
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个时节的阳气充分的特点使之成为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中医理论讲求人体顺应自然。三伏天时节人体腠理开泄,气血流通旺盛,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可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常用三伏贴
三伏贴是选用具有辛温、祛寒、通经等功效的药物制成的贴敷膏,就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了研究、加工以后,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温散等作用的中药,经过炮制后,用药汁调匀,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以调节人体肺脾功能,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三伏贴可以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但专家也提醒,市民选择三伏贴时,需要注意医院是否合规,证件是否齐全,不要选择无证经营的黑诊所。
哪些人宜冬病夏治?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是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加重或发作的疾病,常见的疾病如反复感冒、慢阻肺、哮喘、鼻炎、关节炎等,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发作明显。这种病的好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火力差的人,这些人适宜冬病夏治。
2岁以下儿童应慎贴
2岁以下儿童皮肤娇嫩,容易起水疱,为避免水疱处理不当诱发感染,贴敷对象应为2岁以上儿童。不宜贴敷的还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儿;有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或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等症状的患儿。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贴敷时间长短等,贴敷后皮肤可出现一定反应。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或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贴敷后少吃“发物”
贴敷以后不要马上洗澡,不要在局部用力搓;尽量少接触烟酒,少吃“发物”如辛辣食品、牛羊肉、海鲜等,以免出现发疱现象;少吃生冷、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
贴敷最好持续3年
有的人可能会对贴敷时间有疑问,为什么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这是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中医专家也有自己的治病理论。此外,因为现在很多医院的三伏贴都是自制药剂,敷料并不同。所以,贴敷的时间没有统一标准,有的患者可能是每伏的头一天来贴就可以,有的则需要在每伏连续贴数天。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贴敷最好能够持续3年,因为三伏贴针对的是慢性病,起到的是一个预防的作用,长期、持续的贴敷时间才能保证一个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