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镁竟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克星"!家家常吃,必备!

  镁竟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克星"!家家常吃,必备!

  在我们的自然界当中,有一种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少了它,高血压、高血糖、神经官能症、失眠等等问题都会找上门。

  可以说,它是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的“克星”!它就是镁!

  镁是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的"克星"

  镁是一种碱性的矿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对空腹、餐后血糖(的控制)非常重要。

  微量元素镁有益保持免疫系统健康,防止与癌症有关的炎症,抗击抑郁症,降低心脏病发病率。此外,镁还能促进钙吸收,有益骨骼健康。

  总体说来,镁是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的“克星”!补充足够的镁元素,能够起到很多养生保健功效。

  1保护心脏、预防心脏病

  镁能够促进心脏、血管的健康,预防心脏病发作,还能防止钙沉淀在组织和血管壁中,防止产生肾结石、胆结石。

  2预防血压上升

  摄入足够的镁可以缓解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而镁摄入不足则有可能引起血压上升。因此失眠、多梦、情绪紧张、高血压的人可以适当选择含镁丰富的食物进行调理。

  3稳定血糖

  从膳食中摄入足够的镁,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尿病人的血糖代谢有积极作用。镁可以提高人体的葡萄糖耐量,防止餐后血糖波动过大。

  4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龋齿

  足够的镁可以减少钙从骨骼中流失,因此骨质疏松不仅需要补钙,更需要关注钙镁摄入平衡。另外,镁可提高牙齿的硬度,预防龋齿。

  5有助通便

  镁具有轻泻、软化粪便的作用,适量摄取有助通便。

  6预防胰腺癌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12月29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发表研究表明,多食用富含镁的食物可预防胰腺癌。

  这个研究对6.6万、年龄在50至76岁的人的维生素摄入以及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最终发现每天少摄入100毫克的镁,胰腺癌的发病率就会提高24%。

  4种食物最补镁

  粗粮、坚果是含镁大户

  《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推荐,成人每天膳食中摄入镁的推荐量是330毫克,而孕产妇、乳母每天则需要再增加40毫克。

  镁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坚果、绿叶蔬菜、藻类、粗粮等,如荞麦镁含量为258毫克/100克,红豆138毫克/100克,菠菜58毫克/100克,绿苋菜119毫克/100克,榛子502毫克/100克。

  需要说明的是,几乎所有的深绿色叶菜都是镁的好来源,因为每一个叶绿素分子当中都含有一个镁离子,所以绿叶菜颜色越绿,含镁越多。

  下面这4种食物最补镁,一定要牢记哦!

  1深色绿叶蔬菜

  几乎所有的深绿色叶菜都是镁的好来源,因为每一个叶绿素分子当中都含有一个镁离子,所以颜色越绿,含镁越多,如菠菜、小白菜等。

  2坚果和植物种子:每天一把

  各种坚果的钾、钙、镁含量都比较高,特别是对于补充镁元素比较有帮助,如杏仁、葵花籽、腰果等。

  3大豆:每天半杯即可

  半杯大豆(91克)所含的镁可满足一天需求量的50%。

  4香蕉:每天一根

  除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外,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还含有32毫克镁。草莓、黑莓、葡萄和无花果等水果也含有一定量的镁。

  两种补镁美食,超级好用!

  1鳄梨榛仁酸奶

  预防骨质疏松、舒缓全身

  原料:鳄梨半个、熟榛子10克、凝固型酸奶200克、蜂蜜2克。

  做法:鳄梨去皮去核,净果肉切1厘米大的丁,榛子仁稍微拍碎,撒在酸奶上,放入蜂蜜即可。

  功效:第一,酸奶钙含量高,但镁含量低,如果和镁含量较高的坚果和鳄梨搭档,则有助于镁的吸收,对于舒缓神经和肌肉都有帮助。

  第二,酸奶中含有蛋白质,也是促进镁吸收的重要因素。

  第三,果仁酸奶是预防骨质疏松很好的食物,其中的蛋白质、钙、镁、磷、维生素D都是骨骼非常需要的营养物质。

  2海苔苋菜牛肉饺

  保护心脑血管

  原料:牛肉馅100克、苋菜150克、玻璃海苔10克、亚麻油3克、葱姜10克、面粉200克。(2人量)

  做法:

  面粉加水合成饺子面团,用盆扣住饧发半小时,期间揉两次;牛肉馅中放3克盐、少量胡椒粉,用筷子搅拌开,发粘了之后逐步放水;

  海苔用清水稍微泡软,均匀打进牛肉馅中;苋菜切大段后焯水,挤干净水分后剁碎,放入牛肉馅中;放入葱姜末,淋亚麻油,包饺子,然后煮熟即可。

  功效:海苔是食物当中镁含量最高的,苋菜当中镁的含量有119毫克/百克。而亚麻油中的Ω-3脂肪酸,对保护心脑血管和眼睛都有帮助,还具有抗炎性。

  镁是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的“克星”!人体缺少了它,高血压、高血糖、神经官能症、失眠等等问题都会找上门。

  用好4种食物补镁食物,常吃两道补镁美食,远离“三高”。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