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怀疑自己得了“老花眼”?可能是糖尿病在作祟!!!

  怀疑自己得了“老花眼”?可能是糖尿病在作祟!!!

  明明吃很多体重却在下降

  刚吃完饭就感觉饿

  经常感觉眼睛疲劳

  每次受伤伤口难以愈合

  别..别再说了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这些症状

  你就有可能得糖尿病了。

  是不是一旦血糖升高就是糖尿病呢?

  血糖升高和吃糖有关系吗?

  肥胖的人一定都会得糖尿病吗?

  糖尿病前期小知识: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状态。

  糖尿病前期可以发展为糖尿病,但有一部分患者也可以逆转。正常人空腹血糖应该在5.9mmol/L以内,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在7.8mmol/L以内,而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大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大于11.1mmol/L;所以,空腹血糖在6.0-7.0mmol/L之间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就叫做糖尿病前期。

  是不是被这些数字绕晕了?

  简单来说,糖尿病前期的表现有:疲倦乏力;口渴多饮;小便多,夜尿多;容易饥饿;体重减轻或者肥胖;血压升高;视物模糊等。

  导致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

  可改变的因素:超重、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的改变、不良等生活习惯、抑郁、可增加糖尿病风险的药物、社会因素等。

  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家族史、妊娠糖尿病或者巨大儿生产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等。

  肥胖的人一定都会得糖尿病吗?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也可称为苹果型肥胖。这种肥胖的体型像一个苹果,肚子大,腰围粗,四肢则较细。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脏、胰腺、肝脏和肾脏周围,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

  据统计,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危险至少增加5%。肥胖患病率越高的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也越高。随着年龄增长和体力活动减少,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

  自25到75岁之间,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而脂肪组织逐渐增多,因此造成了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多。

  肥胖或超重的人为什么更容易得糖尿病?

  体重超标肥胖的人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原因是因为当人的体重超重时,身体就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体内血糖正常水平,而当早期胰岛素代偿分泌过多,且分泌高峰后移就会常常在饭后三小时感到饥饿食物摄取量增多,晚期胰岛就会因为超负荷运转而逐渐失去功能。特别是较肥胖的人体内内脏脂肪过多会分泌一些不好的脂肪因子,造成胰岛素抵抗从而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是不是一旦血糖升高就是得了糖尿病呢?

  并不是,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但不能因为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就认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有很多因素可以使血糖浓度升高,但并不表现为糖尿病。

  肝炎、肝硬化等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可出现餐后血糖升高。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后,血糖会很快恢复正常。

  当进行重度或者剧烈运动时,肝脏中储存的葡萄糖会释放出来,使得血糖水平升高。另外,血糖水平在早晨4点至8点之间显著上升,妊娠期、月经期等也可使血糖浓度升高。

  血糖升高和吃糖有关系吗?

  这里所指的糖,是指碳水化合物的总称,糖又被分为多糖、双糖、单糖。我们饮食中的米饭、馒头、面条、面包、饼干、山芋、南瓜等等所含的淀粉便是多糖,多糖类的淀粉虽然不甜,但在淀粉酶的作用之下,会被分解为单糖,而且主要是葡萄糖。

  葡萄糖是可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但它的吸收和利用需要有胰岛素的帮助。如果含淀粉或糖的食物吃得太多,再加上体力运动少,缺乏足够的能量消耗,身体里的胰岛素无法帮助多余的糖类吸收和利用,就有可能使血中的血糖升高,甚至通过肾脏滤出成为尿糖,从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中医是怎样认识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

  中医认为嗜食肥甘厚味,缺乏运动都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的异常,导致痰湿水饮聚集于体内,久而久之,聚而化热,耗伤气阴,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对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糖尿病的特色中药制剂

  滋肾降糖丸、活血降糖饮、荷芪散等,我院的这些中药制剂对于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其实,中医除了中药以外,还有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外治法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