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孩子粗心大意、动个不停,到底是顽皮还是多动?

  孩子粗心大意、动个不停,到底是顽皮还是多动?

  “医生,我的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啊?”

  最近常常碰到的这样直白而着急的问题,而家长们总是充满抱怨和无奈的情绪:

  孩子不听话,整天动个不停,经常闯祸、惹是生非;

  上课从不认真听,小动作多;

  做作业不盯着就不做,常常是晚上磨蹭到10点多了作业还未完成;

  考试粗心大意,学习成绩忽上忽下;

  总是丢三拉四,做事情有始无终,脾气急躁,冲动任性;

  经常犯着同样的错误,不是被留下就是被告状,以至于一接到老师的电话就胆战心惊…….

  家里要是摊上这样一个宝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觉得身心疲惫又委屈呢?

  你对孩子并没用放任自流,你已经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可是他们就是不争气,让你生气、让你焦虑、让你头疼,让你很没面子,简直就是“麻烦制造者”。

  这时,很多家长就在怀疑了,孩子的这些表现到底是多动症还是仅仅是顽皮好动呢?

  西南儿童医院发育行为专家孟青教授解释说,儿童好动是天性,他们通过观察、模仿、玩耍、游戏甚至争吵来了解、适应这个世界,而“顽皮好动”只是某些孩子的个性而已。

  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最常见的儿童少年时期的心理行为疾病。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步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

  多动症不是不良教养的结果,也不是孩子任性、不听话的结果。

  科学研究证明,它和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孩子,他们不是一般的活泼好动,也不是调皮捣蛋,也不是故意不好好读书,而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业成绩、人际交往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聪明好动,任性冲动,学习成绩不好。这些孩子就不是顽皮好动了,而很可能是患有多动症。

  多动症的医学专业术语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为ADHD。

  它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心理行为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大约在3~5%,估计每50个学龄儿童中就有2-3个ADHD儿童,多见于男孩,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三大核心症状。

  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怎么区别呢?

  1、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

  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2、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

  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

  3、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

  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总之,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多动、冲动、行为唐突、不顾后果。

  当发现孩子时常有这些表现,且持续时间达半年之久,特别是在两个以上的不同场合都会做出不合适的举动,但他们无法控制,就建议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