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走”异常背后——脑瘫
民间有一个形容孩子婴儿时期成长的顺口溜,“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走”,这是正常婴儿成长的一般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说明婴儿发育上有问题。
脑瘫患儿就是一种较常见的病症。
脑瘫症状早知道
脑瘫患儿在婴儿时期,这些运动发育明显落后,而且还会有张力及姿势异常的表现,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婴儿原始的反射延迟或消失,而正常的先天性的反射减弱或根本就无反应。
其实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很明显,家长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脑瘫的蛛丝马迹。
如孩子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且反应能力差,动作少,就连吸吮的表现都欠积极,还经常呛奶。
到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的幼儿期,孩子如果仍有异常则很容易被发现了。
此时患儿肢体运动表现出的障碍,是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
而手的运动如上所述,十分不灵活。出现智力和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等。
有的脑瘫儿出现手足徐动,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症状。
脑瘫给小儿带来的影响
一是健康和体力障碍。
脑瘫患儿的身材矮小,伴有呼吸障碍并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流口水,咀嚼、吞咽、吸吮困难,生长发育较差,重症患者其症状更加明显。
二是智能和情绪异常。
小儿脑瘫智能低下者较多,约占30%,多动、情绪不稳、自闭(孤独倾向)者亦多,加上运动障碍,以至于直接影响了神经发育。
三是脑瘫伴发癫痫。
据统计有半数以上的脑瘫患者伴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小儿。
癫痫不仅妨碍脑性瘫痪的治愈,并且反复的惊厥更增强了脑损伤的危险。
四是语言障碍。
脑瘫患儿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或严重失语。
五是听觉障碍。
新生儿重症黄疸所致的手足抽动型脑瘫者大多伴有听觉障碍。
六是视觉障碍。
据统计,有20%的脑瘫病儿有眼部疾病,最常见的为内斜视和外斜视等眼球协调障碍。
七是牙齿发育不良。
多数为牙齿质地疏松、易折、易蛀。八是行为障碍。脑瘫患儿个性较强,常表现为固执任性,情感脆弱、情绪波动频繁,善感易怒及不合群等。
脑瘫早发现早治疗
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患儿如果不经治疗和康复训练,要想自然恢复正常是不可能的。
而且很多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有的还会伴随继发性肢体关节畸形和挛缩等第二次致残,而这些因素都会不断加重病情的发展。
为此,医学专家提醒家长,对脑瘫患儿必须强调治疗与康复,才有利于阻遏病情的继续,不要寄希望于不治自愈。
如果发现孩子患有脑瘫,父母千万不要拖延,要抓紧时间治疗和训练,并且持之以恒,长年坚持。
目前对小儿脑瘫主要采用的还只是药物、康复、手术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