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周易》不仅启迪医家,按照易学的观念,以医学现象和经验为砖石,以《周易》内容和形式为“构架”,撰写成《黄帝内经》的各篇论文;而且,此书撰成以后,《易》学仍有所发展,医学资料也有更多的积累,在发展新理论之时,医学家们仍然援用《周易》的某些论述,不断提出新的学说。除已有的运气学说和命门学说外,还有胎教学说、变蒸学说、坎离水火学说、温补学说等。今天我们来学习胎教学说。
《周易》万物交感观念与胎教
胎教之论,甚至早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可能因被列入“礼”或“教”的范畴而在《黄帝内经》中没有收载,但它也应属于医学内容。
胎教为我国首创,是世界教育史和医学史上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发现。相传,周文王的母亲太任王后之所以能生育出“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的周文王,在于她在怀胎时注意生活起居、修身养性,还坚持晚上请音乐师来唱诗。西汉戴德在所撰《大戴礼记·保傅》中,追述了殷周时代就强调对太子的教育要从胎儿时期开始,并命名为“胎教”。还曾介绍了胎教的具体方法,包括要求孕妇谨守礼仪,清心养性,声音非礼乐者不习,滋味非正味者不待,以此等“胎教之谓”促进胎儿身心发育。西汉贾谊在《新书》中专立《胎教》篇论及此事。
胎教之道,蕴含《周易》的万物交感观念。《周易》认为,天地万物在互相交感中发生变化。如《咸卦·彖传》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这里,从天地人大系统中来审察人的生存变化,在这个天人统一的整体中,天、地、人间的任何变化,都对其他事物有所影响,并能在对方找出相应征象。换句话说,宇宙与人体在各自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易传》在论及人性时也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认为,天地外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到人的性格发育,故人的生命也“法于天”“应于地”。不仅孕妇本人,包括其腹内胎儿也自受其感化。据此,《妇人秘科》要求:“受胎之后,喜怒哀乐,莫敢不慎。”古代医家认为可以在妊娠期中以良好的胎教促使胎儿心身发育,“成之者性”。《妇人大全良方》还专设“胎教门”以示重视。
现代医学通过实验研究不断丰富胎教理论,并创立一套卓有成效的胎教方法。受情绪困扰的孕妇,往往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发生妊娠呕吐、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这种孕妇的胎儿,不但在子宫内运动多,出生后也往往多动、易激怒、好哭闹。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奥丁格等人通过调查发现,母亲在孕期如有严重焦虑和高度紧张,则孩子成长后情绪经常不稳定。
研究者曾对孕妇子宫内镜检查或用多普勒测定仪监测,发现胎儿眼睛能随被送入的光而眨动;不同声响可传入胎儿听觉器官,引起胎心的变化;触及胎儿手足可产生收缩反应。比利时一位妇产科医生用电子测试仪观察做梦的孕妇时,发现胎儿也有和母亲同步的慢波和快波睡眠。
目前常用三种方法实施胎教。一是母亲保持身心健康,营养适度,生活规律,心情舒畅。二是对胎儿进行规模训练,激起胎儿的活动积极性。孕妇放松腹壁平卧,双手轻压腹部,让胎儿在接受母体抚摸后出现蠕动。受这种训练的婴儿站立行走较早,但有早期宫缩者禁用。三是对胎儿进行音乐训练。法国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音乐的胎教实验,给一个临产前6周的孕妇隔日播放一次优美动听的音乐,每次1~2小时,直到分娩。待胎儿出生3天后,再播放此音乐时,婴儿双臂和手开始有规律地抖动,每分钟15~20次。如改放其他音乐则无此反应。
实验证明,胎儿从第6个月起就具备能听到外界声音的生理条件。从第8个月起,其听觉器官通过听神经与脑建立起联系,把听到的信息,传到大脑储存构成记忆。音乐胎教宜在妊娠中后期进行(25~40周)。几年前,俄罗斯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母鸡在孵卵时发出“咕咕咕”的叫声,也是在做“胎教”。看来,我国古人据《周易》理论创立的胎教,不仅中发其端,也西竟其绪,还得到生物学的印证。“万物交感”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宇宙间事物关系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