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进补”是真理还是迷信?“汤渣”还有没有营养?有人说,煲汤喝根本不能滋补,蛋白质和铁都在肉里,必须要吃肉才能补营养。但又有人说,煲汤特别有好处,要煲上四个小时,让肉里的精华全都融入汤里。
关于“汤”的真相
肉的大部分成分是没办法进入汤里面的,因此,无论鸡汤、肉汤还是鱼汤,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肉块本身。
1.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肉块本身
肉类是肌肉纤维构成的,其中可溶性的肌浆蛋白等容易进入汤中,但大部分肌纤维成分很难溶解出来。一般来说,肉汤、鸡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有1%~2%,和15%~20%的肉块相比,显然蛋白质含量是低多了。
2.汤里的钙、铁含量不高
骨头中的钙和肉里的铁,属于不溶性成分,所以煲汤时大多数的钙和铁是不可能溶出来的,只有钾这样易溶的成分才能进入汤中。
3.煲汤的肉不是“渣”
那些不能溶解出来的蛋白质,并非不能被人体消化。健康人有牙齿,有胃酸,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各种酶类,它们能够消化那些并未溶解的大分子蛋白质,把它变成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吸收入血。别说是比较柔软的鸡肉鱼肉,就连硬邦邦的牛肉干也不在话下。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的人来说,如果每天只喝汤,而不吃汤里面的肉,身体摄取的蛋白质太少,起不到补钙补铁的作用。
“汤”的价值大小“挑人”
仅用蛋白质含量来比较汤与肉的价值,也确实有些冤枉“汤”了。其实,“汤有用没用”关键在于什么情况下用在什么人身上。
鸡汤肉汤中还是有很多好东西,比如溶解出来的游离氨基酸、小肽、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B族维生素等物质。谷氨酰胺和谷氨酸都是非必需氨基酸,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也有它的存在意义。
在营养不良,以及手术、病后虚弱的情况下,肠道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状态,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肠梗阻。而汤中含量较高的谷氨酰胺和谷氨酸可以被肠道细胞快速吸收,提供能量,帮助患者改善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对这部分人来说,虽然完整肉块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但因为消化吸收能力和肝肾代谢功能低下,他们无法充分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质,如果一定要吃肉,会对消化系统和肝肾造成负担。
这就好比说,一个不足6个月的小婴儿,只能消化吸收母乳中含量很低的蛋白质(人类乳汁蛋白质含量仅为1.1%~1.2%,约为牛奶的三分之一);如果给宝宝直接吃蛋白质含量超过20%的酱牛肉,不仅不能补充营养,反而会把宝宝吃出病来。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者暂时不宜吃牛肉干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这个角度说,“汤”的价值是高于“汤渣”的。“汤”的美味确实会让人情绪愉快,但享受美味的同时,还有几点要注意:
1.高尿酸血症的人不适合喝太多汤。
2.在喝汤的同时,还要注意撇去上面的油。
3.煲汤时尽量少放盐,越清淡越好。
否则,“养生”效果没看出来,肥肉倒是贴了不少;咸汤喝了不少,血压也跟着升了不少,那就与“养生”的目标南辕北辙了。
温馨提示:喝汤补钙是靠不住的,想要补钙建议喝牛奶、酸奶,或者服用钙片。而想要补铁的话,也建议直接吃红肉、动物血或动物内脏,喝汤是没多大用的。
““渣”的营养也不能放过”
最后,煮过汤的肉块鱼块怎么办呢?当然也不能浪费,再做成另一个菜就好了。比如鸡胸肉,虽然鲜味大打折扣了,完全可以把它撕成细丝,然后加点笋丝、黄瓜丝之类,用麻酱汁、海鲜汁、椒麻汁之类拌一下,营养不浪费,味道还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