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小暑节气防中暑 静心养阳不可少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精神差,养生保健,要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应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有助于心脏机能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原则。

  小暑养生·饮食

  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多雨、高温时节,夏季高发病的消化道疾病更易频发。饮食上注意卫生,且有节制,不贪食、过量,以清淡、富有营养者为佳。要少进冷食,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要适度。

  小暑养生·出行

  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木料上。

  小暑养生·养阳

  小暑节令时值初伏,也是冬病夏治最好时期,夏天补充阳气、驱赶寒湿,冬天就少生病。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阳气。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为进入伏天之始。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各种毒素。

  小暑养生·防暑

  中暑是夏季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易发生中暑。外出时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多喝水,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不贪凉而急速活动后就冲凉水澡。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消暑汤或粥以食用,多吃水果但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