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面容憔悴好显老,不如试试这一菜一穴,让你年轻10岁不是梦!

  所谓“养于内、美于外”,怎么样才能养出美丽的肤色呢?针对四种不同面容,一菜一穴养出美丽肤色!

  面容黑黯型

  1.栗子白菜煲

  面容黑黯的原因是肾气不足,阴液亏损,而栗子健脾补肾,白菜补阴润燥,综合生效使面色白皙明亮。

  做法:把生栗子去壳,切成两半,用鸭汤适量煨至熟透,再放入白菜条200克,盐、味精少许。

  2.太溪穴

  在人的五脏六腑中,肾属水,藏精水,如果肾功能不足,身体里的水不足以控制住火,心火旺盛,人就会出现诸如皮肤干燥、面色晦暗等一系列问题,养颜便无从谈起。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就好像是储藏肾气的仓库,所以,美女养颜,不可不用太溪。

  方法:太溪位于跟腱与内踝尖之间的凹陷处。穴位用法也很简单,按摩和艾条灸都可以。没事的时候就多按摩按摩,或者用艾条灸15分钟,自然肾气充足,面色红润水嫩。

  面容粗糙型

  1.笋烧海参

  面容粗糙的原因是阴血不足,内有燥火,而海参滋阴养血,竹笋清内热。综合生效使皮肤细腻光润。

  做法:把海参切长条,与鲜笋或水发笋切片一同入锅,加瘦肉一起煨熟,加入盐、味精、糖、酒后食用。

  2.劳宫穴

  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按摩劳宫穴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方法:劳宫穴位于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可以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的按摩,每穴按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即可,还能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的作用。

  面色苍白型

  1.蜜汁花生枣

  红枣补气,花生衣补血,花生肉滋润,蜂蜜补气,综合生效使面色红润。

  做法:把红枣和花生米用温水泡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到熟软,再加入蜂蜜食用。

  2.血海穴

  生活中,很多女孩都存在气血不足或血淤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面色黯淡、色斑较多。常按摩血海,可以达到补血化淤的效果,肌肤会更加红润有光泽。

  方法:血海穴位于髌骨上两寸,可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隔日一次。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按摩的力道不要太重,感觉到酸胀、发热就行。

  面容多皱型

  1.什锦山药泥

  山药具有补脾益肾的作用,核桃仁补肺益肾润燥健脑,红枣补气又养血。气血好了,皱纹自然少。

  方法:鲜山药或是马铃薯500g进行煮熟,去皮,压泥,做成团饼状,放上核桃仁、红枣、山植、青梅等果粒,放入锅中蒸上10分钟,出锅后浇上蜂蜜。

  2.常搓脸

  搓脸能促进脸部血液循环,还能刺激一些穴位,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减少皱纹和老年斑。

  方法:搓脸前应该洗净脸,然后把手搓热。搓脸的顺序方向应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顺着皱纹的方向进行搓脸,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注意搓完不要马上吹风,以免降低按摩效果。面部有外伤、痤疮及急性毛囊炎等疾病不适合搓脸,以免细菌扩散感染到健康皮肤。

  9种调料竟是长寿高手

  调味料是日常家居生活的必需品,这些调味品不仅可以为美味食物锦上添花,在保健养生方面也是功不可没哦,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1、花椒

  花椒是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香气浓郁,是居家必备的调味品。具有定麻味、增香辛和除腥减膻的作用,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花椒也是一味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其药性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芳香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日:“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花椒含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和有机酸,具有局麻、镇痛、抗炎、抑茵、抗氧化、抗肿瘤、杀虫等药理活性。

  2、芥末

  芥末,辛热无毒,具有温中散寒,通利五脏、利膈开胃的作用,能利九窍、健胃消食等。芥末香辣味可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开胃之功,能增强人的食欲。它还具有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鱼等生鲜食品经常会配上芥末。

  3、生姜

  生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温肺止咳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4、食醋

  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在本地细菌和病毒类疾病流行的时候,人们可以在炒菜、拌凉菜时添加适量的醋,这样既可以开胃增食,又可以抑菌,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5、八角

  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还被中国传统医学当作药物使用。该医学理论认为其具强烈香味,有驱虫、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兴奋神经等功效。

  6、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此外,香菜的香气是由醇类和烯类组成的挥发油及苹果酸钾引起的,入食后可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调节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力。

  7、胡椒

  胡椒是最常见的调味品,在餐桌上经常可见到它与盐放在一起。胡椒甚至可替代盐使用。胡椒特别适于肥胖的人食用,因为它有助于新陈代谢,还能起排气作用。刺激产生唾液、胃液和胰液。有助于消化高脂肪食品。

  8、辣椒

  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它可阻止有关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终止细胞组织的癌变过程,降低癌症细胞的发生率。其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9、陈皮

  皮气香,味辛而微苦。具有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等功效。主治脾胃气滞湿陈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