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天地为一大太极 身心双修益无穷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太极拳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通过习练太极拳可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作为一种古老的养生文化流传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习练和研究它。可是很多人并不明白学习太极拳的真正目的和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习练效果,很多人是专为练拳而学拳。

  其实学太极拳真正的目的应是:学的是拳,练的是心;比划的是招式,体会的是哲理。在学习太极拳法的同时,太极之道也开始深入人心。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讲究浑圆一体,形于外而参于心。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然各种名利纷争,究其根本,不在其人,而在其心。

  《菜根谭》有说:心圆而安,天下自宽。又说,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也正是庄子所说的:“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

  太极拳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练拳的基本要求是:心怀中正,不偏不倚;“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因此,太极看是练身、实是练心。

  老师在教学中时时提醒学员们要做到“心静神宁,平心静气”、“不丢不顶”,所谓“静而生定、定而生慧”,若佛家中的“正、等、圆”,这将有助于练习者抛弃俗间杂念,修身养性,探寻太极先贤“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的洒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陈氏家乘》)”,在太极拳的课堂里,所有人都在感悟太极神韵中,变得倍感轻松融洽,体味到和谐的玄微之美。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太极精神已经如一丝甘泉渗入到每个习练太极拳人的心中,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太极运动中。

  工作之余,手分阴阳,修身养性,其乐融融。“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我们相信,太极运动将以更快更好的形势向前持续开展,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太极精神也将为我们思想带来新的启迪,和谐之风将吹遍全世界。。。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