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日没夜加班、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胃不好是现代人普遍的毛病,甚至很多人因此患上胃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我们的胃远比想象的还要脆弱!
触目惊心的胃癌数字
目前胃癌是全球发病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4.1/10万,在肿瘤中致死率居第二位,死亡率为10.3/10万。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2%,但我国早期胃癌患者检出率只有5-10%左右,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
迄今为止,胃癌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根据患者的起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可知本病的发生与正气虚损和邪毒入侵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气滞
由于忧思恼怒,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胃气上逆而为病。
血瘀
血随气行,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条达,日久必致瘀血凝滞,日积月累,瘀结成块而形成胂瘤。
痰凝
饮食失节,长期饮酒,过食油腻,损伤睥胃,或脾胃素虚,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凝结而为痰,痰湿凝聚而成胂块。
湿聚
饮食、劳倦、情志不遂,影响脾胃或睥胃素虚,脾虚不能运化水谷而使水湿停留,继而又可影响气血的运行而成肿瘤。
正虚
正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凝聚体内,日久而致肿瘤发生。
在临床上,上述病因病机往往是兼夹或互相交叉出现的,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肿瘤患者大都出现虚实夹杂,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治疗,以获得满意疗效。
早期干预能大大提高存活率
国内胃癌如此严峻,主要是因为预防和筛查上还有待加强。日本的防癌措施做得最成功,特别是全民早筛查,口号是“越早发现、越好治疗”。
1964年,日本有40万人进行了检查,到了1970年就有400万人,1990年后每年都约有600万人进行胃癌筛查。
但目前在中国发现的胃癌,早期胃癌不足10%。全民早筛查在中国暂时还是行不通的,毕竟人口基数太大。因此,必须要做好教育普及工作,让老百姓深刻地认识到防癌、抗癌的概念。
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关键。
检查身体是否有这些早期症状
胃癌一病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病变之初多有胃脘部饱胀或疼痛、纳呆等自觉症状,易被勿视;或久患胃痛、痞满等胃病经治无好转者,凡有以上症状持续出现者,应尽快结合现代检查方法,查明原因。胃癌的症状还包括呕吐、消瘦、胃脘痛、嗳气、吐血、食欲不振、疲乏、皮肤黑斑、腹满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
会出现相对应的症状
痰湿凝结
进食不畅或反胃夹有多量粘液,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脘胀闷或隐痛。舌质淡,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
胃脘灼热刺痛,痛有定处,心下痞块拒按,口渴,发热心烦,便干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少或黄,脉细涩或弦。
脾胃虚弱
胃脘胀满隐痛,纳少,或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市吐,口淡不渴,泛吐清水,喜暖恶寒,疲困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面色萎黄,上腹部包块。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缓弱。
阴虚内热
胃脘灼痛,空腹为甚,口干多饮,呕吐鲜血,消瘦,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或灰黑干苔,脉细数。
对付胃癌的日常技巧
对付胃癌,最根本的措施在于防患于未然,预防为生,因此日常的预防手段非常关键,包括饮食、运动、起居等。
少食多餐
孙思邈就说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意思是说,人宜少食多餐,不宜一顿吃得很多。
日本人在这方面是典范,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人吃饭的时候,食物种类多,但是数量少。日本的饮食很精细,均是鱼、肉、蔬菜、豆类、水果和米面,都用小碟、小碗盛装的,花样繁多。其实,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每顿饭虽然吃得不多,但能保障摄入多种营养成分。
少盐饮食
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跟胃癌的发病率也是正相关的。有研究发现,吃盐越多的国家,胃癌死亡率也越高。日本人饮食中的盐是比较多的,因此患胃癌的比例也较大。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每人每天食盐的推荐摄入量降到了5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努力改变,比如冬至吃饺子,馅可以少放点盐,也不要沾酱油吃。
保持良好心态
长期情绪压抑、郁闷可导致气机郁滞,气滞血瘀、结块,可形成癌肿。因此注意自身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尤为重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不生气进食,不抽烟,使机体免疫及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
保证足够休息
不能为了工作而使体力严重透支,过度疲劳的过程中,人们身体内的某些机能已经无形中破坏了,日积月累中,当所有的破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那时候再开始注意就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注意生活细节
胃病的产生,除了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之外,还跟许多生活细节有关。我们都知道胃炎、胃溃疡的发生,捣乱的是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是可以感染的,所以在生活里,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容易被传染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