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守中得中”等,看来,太极拳的“中”非常重要。那么,“中”在太极拳中应该怎样解读呢?
一提到“中”,自然就会使人想到“中庸”。南宋学者朱熹在解释中庸之道时说:“所谓中之道者,乃即事及物自有个恰好的道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孔子在(论语。先进)中已有”过犹不及”的语句,意谓“超过”与“不及”同样不可取。太极拳理论著作中也有此种意思的表述。陈鑫在《太极拳椎原解)中说:“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及不高,不沾不脱。”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所说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同样也体现了“中庸”之遭的“无过不及”之意。“中”的字义在词典里主要指四周距离相等,即中心、中央。但在太极拳推手时,习惯用语“中”字,一般指重心。所以有“守中”即守住自己的重心,“失中”即失去重心,“得中”即控制住了对方的重心等说法。本文想从“无过不及”和“重心”两个角度来论述太极拳的“中”。
首先是谈谈“无过不及”所体现出的太极拳的“中”。
太极拳对身体姿势的基本要求是“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灵顶劲、舒指坐碗、圆裆松胯、松腰敛臀”等,当身体运动时,每一个部位、姿势都不能“过”与“不及”。例如“虚领顶劲”要求在打拳时要头正、顶平、项直、颏微收,头顶的百会穴与尾闾的会阴穴上下成一条线,头顶的百会穴不可前倾后仰,要虚虚向上领起,犹如一条细绳悬在头顶,绳轻上提,身轻下坠,达到“满身轻”、“顶头悬”的程度才对。百会穴前倾则为“不及”,后仰则为“过”;百会穴软塌则为“不及”硬往上顶则为“过”。打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用意识、意念引导动作使身心放松,只有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把力“引到身前劲始蓄”,从而使力“蓄而后发”,而这种放松不是无形的瘫软,用劲也不是木棒式的死硬,而是通过“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放松达到“似松非松”的境界,从放松而言懈为“过”,僵为“不及”。所以,打拳的这种松要在懈和僵之间去体会。犹如陈鑫所言:“不可有力,不可无力,折其中而已”太极拳还要求“尾间中正神贯顶”,“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电强调身体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保持身体的中正状态。在太极推手技击时,要“听劲”“懂劲”,“达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力,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这种不先不后的劲力,以及以身相随、不丢不顶的境界,都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几体体现。
其次,其说说“重心”所体现出的太极拳的“中”。
杨式太极拳名家汪永泉的弟子高占魁曾说过“藏中”,意为“要把自己的‘中’(即重心)藏在衣兜里,不能让对方轻易摸到”。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在《太极拳
释义》中说:“务使我之重心对方不能捉摸,对方重心时时在我手。”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太极拳讲义》的跋中说“太极拳的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他认为:“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街,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他强调,“在太极拳中最主要的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为什么呢?按太极拳名家吴公藻的话说:“重心,为全体枢纽。重心立,则开合灵活自如;重心不立,则开合失去关键。如车轴为车轮之枢纽,若使车轴置于偏斜而不适于车身之重心处,则车轮转动、进退失其效用矣。”(吴公藻《太极拳讲义》)因此,他把重心比喻为“战时全军之司令”,应敌时“必须时时保持白己的重心而攻击他人的重心,即坚守全军之司令而不使主帅有所失利也”。
一般说来,撒手时之所以被人摸到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被人打着,大都因犯了虚实不分的双重之病。这就要求在推子时必须使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能迅速地、连续不断地作有虚实的变换,主动去适应对方的虚实变化、正如吴公藻在《太极拳讲义》里谈重心时所说,“重心与虚实本属一体。虚实能变幻无常,重心则不然,只能移动,因系全体之主宰,不能轻举妄动使敌知我之虚实”,否则,自己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解决的办法犹如《太极拳十三势歌》所说:“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需留意。”正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在《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中所说:“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心的左右腰隙(两肾)的抽换,腰隙向左抽,左实而右虚,向右抽则右实而左虚。这两肾抽换变化虚实是全身总虚实的所在,也是源动腰隙、内动不为人所知的诀窍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