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法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形、气、意相得益彰,自然无拘,势如行云亦如流水。行随身动,心由形显,展而无际,收而无极。动则鼓荡,静则寂然;内息柔顺,出入自然;心意恬静,内蓄空明。习练太极自古以来都是自我修炼、身证体悟,其精髓难以言表,因其具备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御敌、制人取胜、修心养性、悟道怡情一系列的功用,深受民众推崇。伴随太极拳的全民普及,如何练好太极一窥堂奥,那就务必追本溯源直至太极拳的文化源头,只有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头中吸取精华,方能领悟太极真正内涵所在。
人生中最难把握、掌控的不是他人他物,而是自己的本心。修心的境界对于期望一窥太极堂奥的我们至关重要,答案只有在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宝库中寻找。拜读我华夏源远文化,太极本身以“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为文化标识,其渊源烙印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印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的阳面是由儒家支撑,而文化的阴面则主要由道家和释家支撑。因此儒家、道家、释家对后世影响重大,各宗皆以“修心”为修炼的总纲,儒家讲正心诚意;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炼心养命,皆是从“心”上着手谈修炼。习练者应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做到“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定会对习练者精神境界和生活层次有重要的提升。
“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太极拳理源于《易经》,主道家一脉,旁及儒、释、医、武。老庄道学之无为、虚静、不争、柔弱取胜、不敢用强、知机、积气;孟子学说之中庸之道,佛家之空灵、舍己、无相;医理之气血、经络关系,兵法之动静虚实等,融合为一皆为太极拳之大用。以易而言,太极拳命名的“太极”二字来自《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习太极拳者,正是透过内功心法体会易即太极,它代表宇宙一切空间、时间及所有的动能。王宗岳《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说的就是习太极者当知悉天地运行、阴阳变化及万事万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欲效法天地生而不有、长而不宰、生生不息的精神,进而通权达变、趋吉避凶。下面,让我们一窥究竟。
道家——致虚极,守静笃;虚其心,实其腹。
中华文化的各种因素对太极拳的产生和成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尤以道家文化取向是其主要线索和基本底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本论”,提供了本体论支撑。“反者刀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而无不为”的阴柔应对方式,提供了方法论原则。“返璞归真”、“自然无为”的发展走向,形成了它的价值坐标。此外道家的“虚己顺物”、“人取我予”和“虚心实腹”、“缘督为经”,也在技击技术和养生方面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道家文化的滋养下,太极拳逐步发展出一整套师法自然、参赞化育、就势借力、体道归真的艺术和技巧。由此,常将太极拳称为“道家武术”以突出其道家取向,奉道教张三丰为祖师。
道家学说对太极的理论形成影响巨大,道家修炼讲心,“致虚极,守静笃”、“虚其心,实其腹”。这里的“心”是要使人心无欲无私,复归于道德;这里的“虚心”是“常有,欲以观其微”最重要的前提。无私无欲始能虚心,达到心清静,性空明,包容众生,大公无私,毫无尘垢,物无所系,无嗜欲,无烦乱,谦和柔弱,处下不争。从天地人“三才贯通”“参天地、赞化育、夺造化、通大道”的大系统提问,达到生命、生活、生态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太极拳舍己从人、就势借力、避实击虚、因应自然的行为方式,出自“自我”与“非我”之辩证思索,寻求世间万物“和谐”共生。
释家——宁静舒缓,禅意沁人;以拳养身,以禅养心。
禅太极缘起于佛门古老的大悲陀罗尼拳,相传由唐太宗年间少林寺昙宗和尚所创,其风格“古朴典雅,圆满舒展,空灵洒脱,自然和谐,动静相参,刚柔并济;以武入禅,以禅化拳,强身健体,修心养性,超凡脱俗,天人合一”。中国禅宗的精髓是“顿悟”、“明心见性”、“直指本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回绝言思,达到般若的最高境界。禅宗主张静坐修身、安定养性,基本教义是般若性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心运武,透彻人生,内心无碍无畏的精神神韵之中。
禅拳源自佛门的秘传养生拳——大悲拳吸纳天地自然之灵气,风格古朴典雅、慈悲庄严、圆满舒展、空灵洒脱,动作开合交替、起伏跌宕、动静相参、刚柔并济。形似卷地之风,立似斗雪之松,坐似千钧之钟,卧似满弦之弓,轻若堂前之燕,灵若浅草之蛇,快若雷电之光,活若穿水之鱼。分清段落、调整气息、静心观想、暗合乾坤。练功行拳要求心灵与宇宙的感应、呼吸与大气的融通,身体与自然的和谐。长期修炼,清心寡欲,净念除妄;修身养性、理气和血;祛病除患、益寿延年。
刚柔相济是拳,清澈见底是禅,我们只要在清澈见底的禅水之中找到自我、看清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将拳之底蕴、拳之内涵发挥到极致。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先让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识提高一个层次,提升一个境界,将禅与拳糅为一体,达到拳理禅慧的境界。这是最终要达到的心境。每式要求相由心生、由内而外,天地合一的至高思想融为一体。
儒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阙中。
儒家讲正心诚意,《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阙中”,便是儒家炼心的十六字真言。其要旨就在人心平日所思所虑皆为个人得失安危,而道心则是一念之觉。通过修心修性,将整体心力集中于一点之上,忽然一念顿悟,达致精、气、神之中和,便能洞察一切。先圣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学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和克己复礼。庄子所记载的孔子和颜回的对话中有关“心斋”“坐忘”的描述,为后世修炼者所高度重视。
亚圣孟子对修心同样深刻体会,他主张“存心养性”,即是发扬善心,爱人爱物,削却不正当的物欲。他所提出的善于在自己身内培养浩然之气之说,就是通过“心”的修养,使自己处于刚毅正直、气贯天地的精神状态,从而使自身的精气神保持强壮旺盛。领会“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宋代大儒朱熹论儒家“吾道一以贯之”之说,有“一是一心,贯是万物。不论何事,圣人只此一心应去”,“譬如元气,八万四千毛孔,无不贯通”。现代儒家学者钱穆先生加按云:“此指人身之生命言。中国人生命,一身贯通,身与身又贯通,故得健康长寿,其民族生命之悠久举世无匹。”所以,习练太极对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敦颐、朱熹、王阳明的书也是不得不读的。
初学时一定要理路清晰,选好门路,理法圆融,方能精进。不要做门外的佛道双修,三家唯一是不错的,但立法于理,见地不同,入手方法有异,理可借鉴,事上有分。佛之修心,乃是破除外我,没有觉受,尔生觉受,空中生花,那有皮毛可见。道家修心,乃在阴阳相交,一般以命代性,或以性代命,全在造化之功里,清静、无为、自然,是有皮相可见,由皮相而入,由皮相而立。佛是除一成皮相,有一处进益,道是煅一成皮相,有一成进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