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自杨露蝉以来花开五朵:陈、杨、吴、武、孙,各门各派多互不相能,各言我祖师比你祖师如何如何,一百年前赢了谁谁谁,却从不问自己功夫如何,自己又赢过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武术之道唯有心者得之,岂有姓氏,岂分内外。外家拳高手,倾其一生,悟了武道,就是最简单的一拳、一掌也能打遍天下。我师怕我等不知天高地厚,动以正宗自居,固步自封,曾打各家太极及查洪华炮诸外家拳给我等看,一样地惊心动魄。自古以来就只有“高人”,没有“高拳”,刀口拳尖没人会问你姓什么!
习外家拳者远较练太极的刻苦,若比斗起来,练太极的绝对要输。一群无知小人自以为拜个名师,每天穿件衣服,挥下袖子就可以去会天下英雄,哪天丢了性命都不知是为什么。象林教头那样,本事大到处吹什么丹田气。和人推手,你若可怜他是个八十岁的老头,他转身就吹自己宗师,功夫高,赢了。终于碰着心狠的,不让了,被打得吐血。林家父子真要是有功夫,他儿子、徒弟怎么不敢上,是个人就非得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出来斗。林的儿子肚子里丹都有鸡蛋大了,还怕什么!林教头一掌就能把人放到十几米外,十几年来放人无数,怎么却偏偏放的都是同一个人。好歹也给点专业精神嘛,换个徒弟总可以吧。
太极名下蒙事的多,但若非自己无知自大,又如何会被骗!武术骗子其实很好识别,只要自称有什么密技、口诀的就绝对是骗子。别人千难万难都练不出来,怎么可能到他那里就什么都简单了。太极所有的秘密,王宗岳拳论、行功心解、大用歌等已经讲完了,随便买本书就有。太极之难唯“懂劲”二字,懂劲非恩师亲手“压”,自己天天练,天天想才能知道。一句话就懂了,除非张三丰转世。
武术界里其实很看不起练太极拳的。外家拳全是血和汗泡出来的,那才叫功夫。同是内家拳的形意拳,光一个劈拳就要学一年,没有一天不站桩。就太极拳轻松,年青小伙和一群老头老太混,这也叫武术啊!李雅轩的确是不教站桩,也不练任何力量,那是李雅轩不想让徒弟走弯路。杨家太极拳里有各种练功的方法,但是得先懂劲,才能教,不然就搞成外家拳了,越练离内功越远。李雅轩是金口难开没讲什么,但总教过大家走猫步吧。可三十多个徒弟里,有谁象何师一样从东门大桥走到人民公园的。不用心不用力怎么能懂劲!
我师的朋友许胖曾讲成都体院那些职业散打运动员的故事。他们练功的辛苦才真是叫人感动啊。成都体院的散打队员都是从河南招来的苦孩子,从小就练,没断过,家里是砸锅卖铁地支持。离家的时候父母都打了招呼:好好干,若是将来混出来了,也许还有相见之日,不然就死在外面算了,反正家里也没东西给你了。散打队员里有个使腿的,每天给自己规定的是踢三千腿。另一个更狠,摆个海碗,汗水把衣服打湿了,就拧在碗里,每天装不满一碗汗就不收工。男人真命苦啊!现在那行那业都不好找工作,武术这碗饭是这帮人吃的。林教头的好日子到头了,该收山了,有钱也要有命享啊!中华武术要振兴,看来只有靠这帮练职业散打的,打掉那些渣滓。每天三千腿,什么概念啊,我到现在加起来也没踢过一千腿。每天三千腿下来,只要还活着,什么神、气、意的都有了。小伙子有前途,祝你好运!
练功夫好比登山,外家和内家走的是两条道,一条缓而长,一条陡而短。太极就是最陡的那条路,简直就是爬悬崖。哪有轻轻松松就想练功夫的道理。外家拳日练日得,但多歧路,最后成大器看机缘和天才。内家拳有道“懂劲”关,过不了就是练一辈子,也是什么都没有,过了就可以一条路走下去不怕错。不过能以武成名者,绝对是练外家的多,练内家的少之又少。所谓少林弟子遍天下,虽不是天下第一,但个个能打。武当能代有数人就不错了。看武当新掌门的拳照,连个剑诀都捏错了,功夫可想而知。武当的传承自徐道长后恐从此断矣。武当好歹也是道教名山,怎么山上的道士一个个都长得歪瓜裂枣的,走哪都捏个剑诀放在胸口,笑死人啊!
不过好在一代名家李天翼曾做过一件功德无量之事,把武当武学整理成书并出版。将来武当若有懂劲入门的弟子,按图索骥,一件件找回来也是可能的。武术史上这种事常有。以陈家沟为例,从蒋发传拳到陈长兴中兴,时间上隔着数代。陈长兴不可能直接从学蒋发,应该是靠资料复原的祖上功夫。陈家沟一个小村庄,人才有限,但只要每代人里有懂劲者,便可一代代将功夫传下去,一但出个天才便可全部找回来。陈长兴有牌位先生之称,那只是有根劲而已,陈长兴的修为何限于此。可见当时陈沟其他人的见识有限,有根劲就已经敬若天神了。杨露蝉一个外姓,十八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方面是陈长兴感于杨露蝉的忠孝,另一方面恐怕也是不忍功夫随身而去,想留个线索好让陈家后人找回来。但观现今陈姓诸人对杨家所传多有不屑,实在辜负了祖宗的苦心。太极阴阳之道,全在自然,软硬刚柔唯用之得法,岂有定数。武道内外尚且不分,还能分陈杨。
单以速成、能打论,以中国式摔交最好,其次是诸外家拳,再次是内家形意、心意拳,八卦太极最差。练摔交在街头斗殴百分之百能用上,外家拳十有五六能打,形意十有三四,八卦、太极则百分之百不能打。光想打死人,摔交是最好上手的,摔交全用腰力,腰力练到了除非对方是真正的高手或用器械,上去往左一虚搬,乘着人的本能反抗再向右一发力,百试不爽。中国式摔交远较西式摔交能实战,西式摔交以抱腿为唯一手段,腰弯得很低,把头、后背全露给敌人,若对方是能发抖弹劲的高手,背上一敲当时就没戏唱了。太极打虎式就是专门对付这种低着身子冲过来的莽汉的。泰拳的抱头膝顶也是个蠢招。手本是两扇门,双手去抱对方的头,相当于把敌人放进来,下可掏阴,上可顶头,中间还可点“红门”。你想用膝顶人,别人或用肘架,或手往裆中一插用臂一隔,或一侧身,那里还顶得上。泰拳的抱头膝顶本来是指望借力发腿,一般人被抱头后的本能的反应是往后仰,正好中招,但中国功夫是讲究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如果不退反进,泰拳哥们恐悔之晚矣。泰拳出此下策实在是因为没有根劲,发膝无力所至。
顺势打人是极可怕的手段。打斗中顺人之势,一是让对方无法防御,二是可以利用对方的动量,打得精彩。人很重的,一百多斤搬动不易,要想放人远必须他自己帮忙。我师与人比手就常用“等”法,每每化得对方出了破绽后并不马上进攻,要等对方手忙脚乱地往回抽身时再扑进去,所以才能发人丈外。许多人怀疑“大松大软”在打斗中的效果,其实恰恰相反,输就是输在自作主张不够松软。如果能意气下沉,象袋面粉一样堆在那,谁都拿你没办法。形意拳中有一招叫“懒驴当道”,就是用身体去“拿”对方。这种在打斗中利用自己的身体重量是个很高级的技术。真实的打斗一般都很难看,就是因为没人敢动重心,远远地捣鼓没有什么效果。此时,只要勇敢进身,一定是有惊无险、马到功成。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冲进去时手脚要放松软,等敌人仓促行动时再借势发力。
顺势打人非太极拳独有,外家拳套路中有很多这种攻中防、防中攻的招式,虽然略嫌死板,只要得心应手、随心而发,一样能立取上将首级。我师的朋友龙武师,家传武学,外家功夫登峰造极,一次和省队的拳击教练比手,只一招就送对方上了医院。那位省拳击队的教练一直看不起民间师傅,一次集会上气焰太大,惹恼龙武师。龙武师当下就约他比武,拳击教练年青,还算是个耿直人,就答应了。一群武林人士做证,两人找了个墙边空地就开练。拳击教练戴上拳套,也给了龙武师一副拳套,龙武师不要。那教练围着龙武师跳上跳下,龙武师只用眼挂着他,动也不动。拳击教练看不出龙武师的名堂,跳上前右手照脸就是一拳,龙武师微侧身,进步扎马,左手一个穿掌把来拳架在外面。拳击教练本能地往会抽拳头,龙武师腰一抖,掌一翻,一个摆拳就上了对方的太阳穴。前后不过两秒钟,就解决了战斗。
拳击教练输得如此之快是他太托大了。他以为传统武术就是每天比画一下拳架子而已,自己打了几年沙袋就真的天下无敌,可以一拳至胜了。打沙袋有什么了不起,龙武师打的沙袋比他多多了,好多练功的方法,这位教练可能听都没听过。拳击训练手段很单一,打斗中最关键的身法、步法基本没练到,全靠选手的本能和千百次比赛的经验。西方的拳击手其实是很谨慎的,出拳很快,收拳更快,一收拳就护耳,宁可出拳无力也不卖破绽给对方,所以我们常见拳击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分不出胜负。拳击手往往不是打输的,是累输的。象这位教练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打法,练再多都是白搭。
龙武师是成都外家拳的风头人物,每次武术界搞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表演。龙武师的绝学是硬气功,一根钢索缠住脖子,一边拉,一点事没有。这并非什么神功,龙武师其实是用两手拉着钢索,脖子上并没有着力。五辆摩托看着壮观,力量并不大,但就这也不是一般人做的了的,全靠龙武师两臂有力,腰马扎的好。有一次武术大会,龙武师表演时找不到那么多摩托,就一边用四个消防队的武警代替。人脚和地面的摩擦力比摩托大多了,武警又用尽全力,龙武师支撑了一会就不行了,两臂渐渐快拉直了,一拉直腰马就要垮了。龙武师脸憋的通红,我师看见危险,忙往场子里冲。好个龙武师,性命关头,一声吼,两臂用尽最后的力量往回一拢,乘着绳索一松的瞬间,头肩一斜,脖子从绳套中脱了出来。真是好险啊!
这也亏是龙武师平时练得好身法。龙武师的武学是家传,非寻常外家拳可比。龙武师本人又少门户之间,功夫练得非常全面,很难严格地用内家、外家来区分。我师讲过龙武师练身法的手段,简直是匪夷所思。龙师把很粗的毛竹两头用麻绳扎起来,不留缝隙成一面墙,两手合掌插进毛竹中间,两臂用力崩开毛竹,人从缝中钻过去。毛竹虽有弹性,但力量很大的,一般人能一只手插进去就不错了,两手插进去,还要把毛竹分开得容人通过,想都不敢想。这种练法一要两臂能崩炸有力,二要身体的迅速折叠移动。其中的关键是分开毛竹后,身体必须在用骨力支撑的同时又能很快地折叠动步。这却正是内家功夫在技击中的最精华所在。内家拳敢号称“不败”,全在于能在敌人的拳锋下一瞬间骨力支撑折叠换位,化险为夷。内家拳高手敢在敌人的拳头到了“眼前一寸”时才接招,每每也都能在“刀口”下逃脱,这不是运气,也不是光勇敢就行,全是功夫到了。内家功夫是决不会被虚招所骗的,就算对方本是虚招,都欺到了“眼前一寸”了,虚也变实了,正好被逮个实实在在。内家拳散手打起来非常好看,一个照面就解决战斗,输的一方能被摔出丈外,全不似拳击捣鼓半天也不倒一个。如此效果全在于敢于放敌人进来,能借人之力。
我师与人斗从来不用第二招,靠的就是让人打到“眼前一寸”。平常人比手,哪有占便宜占到这种地步的,所以全部上当。以我师的功夫莫说“眼前一寸”,就是拳头都上了身了,也照样棚得起,化得动,发得出去。拳经说“手、肘、肩三道关”,这还只是外三圈。平常人打斗万不可放人进到肩圈来,能用肩打人的已经是顶尖高手了。内家拳还有“内三圈”。我师背靠墙站,任由我等把手放在我师的胸上再发力,照样能把我等化到一边去。当年李雅轩只对何其松说了一句,“内三圈,肋骨要根根能动”,何师苦练十年才练上身。李雅轩传拳就是这样,金口难开,十年一句都嫌多。现在想来是对的,功夫没到那个境界,说了也是白说。象林教头那样听得多了,基础又没到,乱联想,乱发挥,害人害己。
龙武师是个标准的外家拳师,照样把内家绝学练上身。可见武术之道是不分内外的,唯有心者可得。龙武师的摔交也是一绝,交拳结合,远用拳,近用交。龙师的交法是不下绊子的,下绊子会害了自己的桩,发不出力来,赢不得真好汉。好交法全靠借人之势,使绊子是下下策。下绊子首先是自己的根松了,别人只要根一沉,你就绊不动,然后往你的支撑脚一掀,自己就先倒了。中国散打对泰拳,每每全靠交法取胜,这也不是现在的发明,几十年前民间拳师早就这么干了。我看中外武术之别,全在这个“根”字上。不管日韩、泰国、还是西方,从来都没有“根”这一说,他们打死也不回明白为什么中国武术要扎马、站桩。
你看人家物理学、化学,那么多高深的东西,怎么不失传?电讯技术怎么不失传?能造福大众的事,研究的人多了,自然就不会失传,而且越来越发达。
总是怕人家把自己的宝贝偷去,舍不得给人看。有徒弟想学,还多方刁难。脑筋灵活,敢于质疑的学生,都有“欺师灭祖”的嫌疑,不能传真功夫。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对老师言听计从的乖学生,也得挤牙膏似的今天教一点,明天教一点,几十年教不完。结果往往学生还没学成,老师已经作古。
传统的精华,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现代化,而是狭隘的小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