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民间的智慧,而这个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莫过于一个个生动的传说和故事。
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中药,却被老百姓编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口口相传,这药的生长环境、采摘方法、服用方法、药效功能,全都在故事里表达得清楚明白,让人谈笑间就记住了它,这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今天要说的杜仲和牛膝背后,就分别都有那样一个朗朗上口的小故事。
先说杜仲。
有一个叫李厚孝的年轻人为了给母亲治病,登上华山采草药,不小心摔下山崖,伤了腰。
昏迷醒过来后,他在朦胧间看到一位鹤发老者从身旁的树上剥了一块树皮,折断,抽出细丝,塞进随身携带的小葫芦里,摇了几下,让他服下,不一会儿,他的腰就不疼了。
李厚孝对老人千恩万谢,要他留下姓名以便报恩。
老者指着大树吟曰:“此木土里长,人中亦平常;扶危祛病魔,何须把名扬!”说完后飘然离去。
年轻人完全没有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便一次次来到那棵树下,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仔细啄磨。终于,他发现这老神仙是在和他猜字谜呢!此木土里长,是一个“杜”字,人中亦平常,是一个“仲”字,莫非“杜仲”就是这树的名字?并且这还是一种能治腰伤的神树!
李厚孝急忙剥下一块树皮带回家中,分给村民们治疗腰腿痛,果然有效。于是,杜仲能补肾治腰痛的故事就传开了。
再说牛膝。
有个专治劳损的老郎中,仅凭一味中药,就在当地打响了招牌。他有四个徒弟,但是他只想把这个秘方传给其中一位心地最善良、医德最高尚的徒弟。
于是,他找了一天,把四个徒弟叫到一起,说:“我年老多病,以后恐怕不能再采药行医了,你们几个已经学会了本事,各自谋生去吧!”
四个徒弟听后,当下都表示要善待师傅、陪伴养老,但是真正付诸于行动的只有小徒弟,在师傅病倒时终日侍奉床前,如父母般孝顺,老郎中便把这秘方传给了小徒弟。
老郎中语重心长地对小徒弟说:你记住,这药草可以补肝肾、强筋骨,用好了,是个宝!
待小徒弟成名之后,人们问起他这一味药草的名字,小徒弟才想起当时师傅并未告知具体的药名。大家见其形状特别,茎上有棱节,很像牛的膝骨,便就叫它“牛膝”了。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小故事不仅讲述了两味中药,还把孝敬父母和尊师重教这两个中华传统美德也融入其中,所要表达的,正是“本草亦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