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有一动作描述为”对拉拔长“,有人将”长“读作(cháng),也有人读作(zhǎng),太极拳是一系列的动作集成,我把长读作(zhǎng),下面将具体讲一讲太极拳的”对拉拔长“。
对拉是一个完整的动作,首先介绍三个名词,对拉点、参照点、应变点,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对拉点、参照点、应变点为水平连线的一条直线,参照点为中点,对拉点与应变点互为阴阳,它们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对拉点,就是你要启动的拉点,也是意念所在的具体位置;参照点是在对拉点水平线与中线垂直的交叉点;应变点是对拉点与参照点延伸至体表的一个点。
垂直的是中线,对拉点向后拉,参照点不动,对拉点与应变点互为阴阳,只要对拉点拉动,那么应变点会因拉点动而同比例的、反方向的运动,这样才能体现出其阴阳的关系。一直到外面的实线均为同比例变化,直到体表,整个动作的完成是一个”充盈“的过程。
这样的变化好理解,但做起来却很难,大家得多多练习才可以实现,用这样的理论推断,收腹是不正确的,练拳者不可不详辨之。
拔长(zhǎng),长是一个动作,译为“成长”之意,体内有一棵树,树是有“生命”的,当做沉腰坐胯的动作时,实际上就是让树在自动的成长,所以拔长是纵向的,可以理解为成长的意思。
对拉是水平的,拔长是垂直的,一纵一横,即纵横,其目的是使体内空间变大,为五脏六腑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也就有了咱们前面所提到的阴阳五行的同比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