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N/A

   现时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荔枝口感爽滑,味道清香,营养丰富,具有生津益血,健脾止泻,温中理气的功效。适合年老体弱多病之人,更适用于产后血虚的妇女。自古以来就被奉为佳果,还因为一个著名的妃子喜爱而名声远扬。

  有一种病叫“荔枝病”

  中医里把因为食用荔枝过量而引起的病症称为“荔枝病”。荔枝病通常的表现为食欲差,饭量大减,然后头晕、心悸、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口渴和饥饿感,或发生腹痛、腹泻症状,个别严重患者可突然昏迷、阵发性抽搐、脉搏细数、瞳孔缩小、呈间歇性或叹息样呼吸,皮肤紫绀、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一旦发生荔枝病,应该积极治疗。如仅有头晕、乏力、出虚汗等轻度症状者,应立即平卧,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纠正低血糖,补充必需的葡萄糖。如果出现抽搐、虚脱或休克等荔枝病重症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静脉推注或静脉点滴葡萄糖,可迅速缓解症状。

  荔枝病

  荔枝病的实质是一种“低血糖症”,荔枝中含大量的果糖,果糖经胃肠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很快吸收入血后,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所利用。如果过量食入荔枝,那么就有过多的果糖进入人体血液,“改造”果糖的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果糖充斥在血管内却转化不成能被人体利用的葡萄糖。与此同时,进食荔枝过量影响了食欲,使人体得不到必需的营养补充,致使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不足。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荔枝含高浓度的果糖刺激胰岛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上述因素使葡萄糖逐渐降低,以致出现一系列低血糖的表现,就会导致荔枝病。

  一颗荔枝三把火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荔枝属性温燥,进食过量就容易上火,引起咽喉疼痛发炎、口干口苦、眼分泌物增多、肠胃不适等。

  那么,食用荔枝如何才能避免上火呢?其实大家可充分利用荔枝本身来“祛火”:

  01

  小时候老人教我们,树上采下的荔枝要用井水浸一段时间才能吃,现在刚买回来的荔枝也要在冰箱里放一放再吃,应该道理一样。

  02

  吃完荔枝,取荔枝核,锤烂再煮水喝。

  03

  小心剥开果皮,保留着果皮与果肉之间白色的薄膜,连着果肉一起吃,或者单独取出煮水,也能缓解上火。

  04

  将荔枝剥去外壳,保留着果皮与果肉之间白色的薄膜,洗净后用精盐调成30%的盐水,浸泡剥好的荔枝1个小时后取出剥食,也可以很大程度地去火降燥。

  05

  如果吃完荔枝出现上火症状时,可吃些性寒的西瓜或喝一碗荷叶冬瓜水绿豆汤、菊花茶等降火。

  如果上火症状较严重,可采取以下措施以减轻或缓解这些反应———

  咽喉疼痛发炎可饮用淡盐水,因盐有降火的功效。

  眼分泌物增多、咽喉发炎疼痛,可用夏枯草12克煎水内服。或用鲜桑叶30克、生地30克煎水内服。也可用20—30克生地煲瘦肉或猪骨汤喝,或与蜜枣一起煲水喝。

  食纳差、腹部不适者可用绵茵陈15克、木棉花15克、藿香15克煎水内服。

  尿黄、排尿感不适者可用鲜茅根60克煎水内服。也可用马蹄100克,车前草30克煎水内服,以清热生津利尿。

  荔枝蘸酱油

  前两年网上流传着“荔枝蘸酱油”的吃法,其实我们胡建人老早就有这种吃法了,不止荔枝蘸酱油,芒果、龙眼、杨梅统统蘸酱油,还拿来当菜配饭,很奇葩,有木有?是不是也能降火不知道,但确实美味啊!

  特别提醒

  荔枝虽好可千万不要贪吃哦!

  正常的成年人一天不要超过半斤(250克),也就10几个吧!小儿、孕妇,阴虚火旺体质的人更要少吃。

  如果正在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或有急性炎症时,则不适宜吃荔枝,否则会加重病情。

  不要小看荔枝病,如果症状明显,一定要及时就医,不可耽误病情。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