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是常见的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多发生于5~6岁儿童。厌食是指小儿长期(3个月以上)见食不香、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疾病。
厌食病位主要在脾、胃。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脾胃运化、受纳功能的失调。主要病因为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尤以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为主。禀赋不足是指先天不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其是脾常不足。脾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胃主纳。脾胃不足则胃不受纳,脾失健运必致厌食。小儿生长发育旺盛,所需营养相对较多,脾胃的负担较重。但小儿不知饥和饱,若因家长缺乏育儿知识,喂养不当,片面强调高营养食物,平时进食肥甘厚味,超越了其脾胃正常的摄纳和运化功能,或过于溺爱孩子,任儿所喜,养成偏食、嗜食零食、进食无规律等习惯,均可损伤脾胃,使胃不受纳、脾失传输,而致厌食。也有因情绪郁怒、肝郁气滞而伤脾,或思虑过度伤脾者。另外,还有因患其他疾病耗伤脾胃后,脾胃功能尚未恢复者。
厌食这一疾病需与偏食相鉴别。当今不少家长带孩子就诊时,常说孩子不爱吃,或孩子孩子食量比其他的孩子少等,但其实是孩子不爱吃面食、米饭等碳水化合物,而偏食鱼、肉、巧克力、糖果等高热量食物。食用这些高热量食品后,不易饥饿,故会造成不爱吃饭的假象。所以无论厌食或偏食,都不能单靠药物治疗,更主要的是加强饮食、生活护理和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小儿厌食则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常患这些疾病又进一步加剧了厌食的症状,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故小儿罹患厌食应及时就医。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重在调和脾胃,扶助运化,提高食欲的同时还可健脾养胃,提高免疫力,实为小儿之福。